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橄榄油它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一类,它有良好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好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橄榄油还含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对改善消化功能,增强钙在骨骼中沉着,延缓脑萎缩有一定的作用。但橄榄油价贵,味淡,缺乏诱人的脂肪香味,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对它的口味不太欢迎。

  • 标签: 食用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低密度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 心脑血管疾病 橄榄油
  • 简介:老年患者机体衰弱,支配吞咽的神经和肌肉功能减退,咀嚼功能降低,唾液分泌是年轻时的1/3[1],进食不当会出现噎食,阻塞气道,造成窒息,引起老年患者意外死亡。2011年2月我科及时抢救1例因吃鱼丸出现窒息的老年患者,经抢救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并安全转运至ICU继续治疗,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转运 抢救 窒息 鱼丸 食用
  • 简介:摘要:作为常用的食品香料,肉桂的使用给食品带来了更好的风味品质,同时其衍生提取物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肉桂及其提取物能够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风味,成为了现下最为热门的一种加工趋势,肉桂也因自身的开发价值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于肉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肉桂醛、肉桂酸、肉桂粉以及肉桂精油四个方面,作为天然香料的提取物,对人体的危害性并不大于化学合成物质。肉桂醛和肉桂酸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在蔬果保鲜中能起到重要作用;肉桂粉在饮料调制领域能够增香调味,提升品质;肉桂精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较高的抑菌作用;不同的肉桂提取物其作用也大多不同,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添加不同的提取成分,从而提升食品风味品质,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通过对肉桂在现有食品中的研究现状,探究未来肉桂在饮食护理方面的发展潜力以及供应需求,从而对国内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肉桂 食用品质 饮食护理 优势
  • 简介:目的:探讨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内镜直视下进行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出现腹痛隐痛,12例患者一次移植治疗效果明显,12例患者进行2次移植,8例患者进行3次移植,余未见其他异常。随访3个月,未出现其他不适。结论:粪移植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以及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炎性肠病 粪菌移植 心理护理
  • 简介: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梭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评价其对降低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7月,对入住我院ICU治疗的70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前实施常规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者分入对照组,2022年4月起施行综合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分入观察组。调查两组多重耐药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两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防控措施的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后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综合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院内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探讨最佳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择42例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DR的分布及构成进行研究。结果 42 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29例好转或痊愈(69%)。11例死亡(26%),2例放弃治疗(4.7%)。住院过程中1例因医生换药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引起交叉感染,通过以上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感染传播,未再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于分析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方法,并探究其护理体会。方法:50例参与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2020年之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对病人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进行探究,与此同时给予病人营养输送、对病人气道加强护理、降低病人脑卒中等。结果:50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经调查结果表明:革兰阴性、真菌、革兰阳性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菌且革兰阴性占比较高。结论:根据以上表述,革兰阴性为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的主要感染病菌,回归分析得出对于脑卒中病人进行肺部护理合理给予抗生素、补充营养、及时清理病人气道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顺畅。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肺炎发生率。

  • 标签: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 脑卒中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及观察粪移植在放射性肠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入的放射性肠炎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观察组为9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时采用粪移植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粪菌移植 放射性肠炎 疗效
  • 简介:昏迷病人出现尿潴留不能自行排尿而留置导尿管,然而留置导尿易致尿发生。为了降低尿发生率,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如何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尿培养结果,分析尿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昏迷病人 护理人员 菌尿症 原因分析 留置导尿管 自行排尿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消化系统疾病不在少数,而且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点。据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分析来看,多数患者存在肠道内动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肠道群紊乱便是最为直接的现象。人体肠道内群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出现消化疾病,便会导致肠道群紊乱。临床上对于存在肠道群紊乱的患者可以实施粪移植,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通过粪移植治疗,可以帮助重新建立肠道微生态,进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中便围绕粪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粪菌移植 消化疾病 实际应用 护理进展
  • 作者: 钱琴珠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 仪征 211900
  • 简介:广谱抗菌药的推广及应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条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多重耐药是院内感染的源头,感染问题影响患者预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若未加以及时控制,可能导致爆发性感染事件。根据世卫组织研究、国内专家共识,在医院工作中应当针对多重耐药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解决感染导致的不良事件,避免严重后果。对此,本文以多重耐药及其感染现状为切入点,阐述了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从多方面阐述了护理体会。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多重耐药分离率及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生比。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临床科室各项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较持续质量改进前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了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切断耐多药感染的传播模式,有效控制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 74例长期卧床的 MDR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多重耐药 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多重耐药 感染率为8.06%,对照组为 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的耐多药感染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和预防院内耐多药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重耐药 菌 交叉感染 预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我院所收治的8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深入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应用综合干预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于2021年12月结束,在研究期间对8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86例样本患者根据干预管理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3例患者应用常规接触隔离防控方案(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综合干预管理方案(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数据显示应用常规隔离防控举措的对照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检出率与发现率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并且均体现出较为显著的统计差异。结论:通过数据研究分析可知,应用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检出率与发现率,具有较为确切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因此可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神经外科 多重耐药菌 综合干预管理 接触隔离防控
  • 简介:目的探讨依照JCI评审标准对控制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多重耐药多部门联合管理小组、查找问题、开展全员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等措施,将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感染实施管理前后1年的隔离措施执行率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依照JCI评审标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P<0.01或P<0.05),明显改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尤其是多重耐药感染发现率(P<0.05)。结论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明显改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对于降低医院多重耐药感染发现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JCI 评审标准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5月,将本医院60例耐ICU重症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对两组病患多重耐药感染情况、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感染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重症病患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多重耐药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感染控制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