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吴喜梅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5月,将本医院60例耐ICU重症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对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重症病患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感染控制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持续质量改进;应用

ICU里的危重病人大多抵抗力低下,而且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基础的疾病,所以要做很多创伤性的手术,这样就会导致多处感染,感染率大约在70%以上。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得ICU中出现大量的高耐药性细菌,加之这些细菌难以被彻底清除,使得ICU中出现60%以上的细菌感染。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在ICU病患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能够减少临床上的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率[1]。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对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5月,将本医院60例耐ICU重症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30例。即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相似(P>0.05)。具体如下,对照组中,其由18名男性和12名女性组成,最小年龄中,其为29岁,最大年龄中,≥68岁,平均年龄得出(54.26士5.54)岁。观察组中,其由17名男性和13名女性组成,最小年龄中,其为27岁,最大年龄中,≥68岁,平均年龄得出(54.23士5.32)岁。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干预措施,按照ICU科室管理要求,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做好病房及设备的清洗、消毒,并正确使用抗生素。

观察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1)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和护士长组成,护士长作为组长主要负责对部门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和技术训练,明确小组中每个人的职责。(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ICU中医护人员在医院内有关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如:消毒、手部卫生、设立隔离室、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等,并对这些问题展开剖析。(3)通过对工作中发生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ICU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病人的检查,对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重症病人,应在3日内做痰液培养,及时做好药物敏感性测试,以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正确使用医用器械及防护设备,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应加强护士的手部卫生管理,并严格遵守规程。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病人或者是有很大嫌疑的病人,必须进行隔离,医疗器械要做到专人专用,若不能做到专人专用,必须在使用之后马上进行消毒。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进行观察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取得数据由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由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观察组

30

1

3.33

对照组

30

7

23.33

x2

-

-

5.192

P

-

-

0.023

2.2 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医疗废物处理

手卫生

医疗用具

隔离消毒

防护用品

观察组

30

18.53±1.06

18.02±1.22

17.83±1.36

17.65±1.14

17.58±1.08

对照组

30

11.68±0.85

12.13±1.05

11.48±1.12

11.26±1.28

10.57±1.26

x2

-

27.614

20.042

19.741

20.419

23.13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新疾病。ICU中的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对病患的心里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已经受到医学领域的高度关注。导致ICU患者出现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原因包括:有关医务人员本身缺乏充分的感染防治措施的执行能力,患者的感染控制意识比较薄弱,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没有正确、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临床上,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长期存在和扩散与防治工作的成效有很大的联系。持续质量改进,着重于改善质量管理,同时考虑每个环节的品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感染控制品质。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ICU的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护理质量,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奠定基础

[2-3]。本次研究结果中,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ICU重症病患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感染控制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兰琼.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2):162一163.

[2]蒋卓娟.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际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7(75):3+5.

[3]王丹,朱丹,陈虹,等.综合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与经济负担[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7):64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