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微信开展产褥期保健的延伸服务,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满意度。方法在产妇出院时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加入微信咨询。通过医务人员在里推送相关保健知识及专业人员利用微信平台的对话、图片、视频功能及时解答产妇咨询问题。结果经过9个月的运行,密切了医患关系,为病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提升了满意度;及时发现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现象,给予正确指导及处理,保障了母婴健康;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保健咨询的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微信群 产褥期 保健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微课教育及随访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质量。方法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制订延续护理方案,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课教育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微课教育及随访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

  • 标签: 冠心病 微信群 微课教育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备皮最佳方法及运用效果。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及虚拟三可视化技术,形成了区域备皮图谱,并在临床中应用。共纳入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人24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基于三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实施编发及备皮,对照组采用全颅备皮。分别比较2组患者皮肤破损率、医生及患者对备皮的满意度及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结局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皮肤破损率为0,较对照组皮肤破损率2.5%下降,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得分(98.53±5.72)分及患者满意度得分(99.87±3.56)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发生率(19.8%)及抑郁情绪发生率(16.7%)较对照明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基于三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皮肤破损,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区域备皮 三维可视化技术 神经外科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三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三质量评价模式的个案管理,包括构建质量评价方案、细化个案管理结构和过程及制订系统评价指标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得分均降低,且疾病、生理、社会及满意度4个维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遵医嘱服药、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状况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胰岛素等代谢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三质量评价模式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改善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个案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heartcare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58和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CCU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CCU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