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伤后不同阶段心理护理方法及重要性。方法根据休克期,感染期,康复期病人心理障碍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经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病人恢复良好顺利治愈。结论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烧伤病人康复。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心理护理 心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产妇临产后体位护理方法及其对产程进展影响。方法抽取180例2010年1—12月入院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均在产程不同阶段实施体位指导;抽取180例2009年1—12月入院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未根据产程不同阶段实施特殊体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例数、各个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少,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体位护理,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减少母婴并发症。

  • 标签: 体位 产程 阴道分娩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在产妇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108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550例和对照组5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分阶段教育模式,内容包括产前临产知识,分娩认知行为,产后自护行为指导,出院后喂养知识及并发症认知行为。结果两组产妇认知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掌握程度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第1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第2产程和第3产程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产妇 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
  • 简介:随着整体化护理不断推广,为了满足病人健康需求,使病人身心尽快恢复健康,我院外科病房以护理宣教为先导,通过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不断完善和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分阶段对病人进行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健康教育,使病人及时掌握所必需健康知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了病人不健康行为,提高了病人自护能力及保健意识,缩短住院日,降低病人返院率。

  • 标签: 阶段护理 外科病房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耳鼻喉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耳鼻喉患者 9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 n=48)与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 n=48),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耳鼻喉患者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鼻喉患者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在入院时、住院中及出院前对护理服务需求,为改进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86例住院患者就住院三个阶段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①入院时72.0%患者认为护士热情接待十分必要;大部分患者对住院环境及经管医生介绍有较高需求。②住院中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时性需求较高;对饮食、休息等预防保健知识有较普遍需求;绝大多数患者有较强维护知情同意需求;普遍认为护士良好态度与熟练技术同等重要。③拟出院患者中69.2%希望简化出院手续;58.9%患者有电话回访需要。结论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阶段需求实施相应护理服务,而人性化关怀和熟练技术应贯穿护理服务始终。

  • 标签: 住院病人 护理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笔者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纳入34例患儿,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获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根据不同阶段进急诊科实习学生特点,选择合理带教方式进行临床教学,使学生在有限实习期间获得最大临床实践知识。方法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为前提,分3阶段进行,第1阶段(实习第1至第3个月)以强化护理“基本功”和急诊专科技术理论指导为主;第2阶段(实习第4至第7个月)以护理“基本功”和专科技术实践并重;第3阶段(实习第8至第10个月)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结果合理带教模式,能使不同阶段实习生都有收获,临床教学满意度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急诊室 医院 临床实习 医院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分阶段式规范培训,全面提高新护士职业素质及业务能力。方法制定分阶段内容、目标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并严格考核。结果实施分阶段式规范培训前后新护士职业素质、理论、操作、文件书写成绩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实施分阶段式规范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综合素质。结论有效地调动了新护士学习自觉性.全面达标的竞争性以及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也明显缩短了不适应期。

  • 标签: 分阶段 新护士 规范培训 职业素质
  • 简介:介绍我院护理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管理方法和系统培养模式。通过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工作,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培养护生创新思维,使护生在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具备了一定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获得了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构筑了全面发展临床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内科实习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性护理模式用于小儿惊厥中临床效果。方法:收治100例惊厥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阶段性护理,并对比。结果:惊厥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缩短;退热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缩短;惊厥反复发作次数比较显示,观察组发作次数更少(p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小儿惊厥 退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方案,总结护理结果。方法:选择2019.12至2020.12月期间因高热惊厥就诊于本院60例患儿进行调研,将其分为2组,每组分得30例。两组均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对比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长于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体温改善时间长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接受剖宫产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进行分组,6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明显,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更好,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剖宫产 负面情绪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儿科给药阶段错误事件发生原因,探讨儿科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提出护理管理对策,促进儿科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46例给药阶段错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落实查对制度、优化护士层级培训方案、合理调配人力等护理管理对策。结果:经过实施系列管理对策后,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儿科发生给药阶段错误事件12例,较前上报46例下降73.91%,改进效果明显。结论:关注儿科用药全过程,提高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关键。

  • 标签: 儿科 给药错误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实习管理方式,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在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工作进行合理安排,采取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对护生创造力进行培养,让他们在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们还拥有了一定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得到了他们应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出了一个全方位发展临床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理 内科 本科生 实习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阶段性健康教育对耳鼻喉护理具体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室接受治疗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则是增设阶段性健康教育内容,比较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要远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耳鼻喉护理中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阶段性健康教育 耳鼻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产后出血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即为收录54例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之间于我院进行生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性将这54例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抽签方式,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临床护理措施,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27例,所对应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更少,出血时间更短,组间相较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措施总体满意度更高,组间相较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后出血 阶段性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