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往的膀胱冲洗方法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去掉其针头部分,但因输液与尿管出口口径大小不同,往往会使膀胱冲洗液从接口处流出,从而造成了药液浪费,床单污染等情况,影响了护理质量。其实只需一个小小的注射针头就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了。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往往把注射帽弃去,但我科收集了无菌注射帽应用于膀胱冲洗治疗。具体方法是:先将准备好的帽封闭端剪掉,使它成为一个管道;再将引流袋与尿管连接处分开,引流袋前端放入输液袋内封好;最后将剪好的注射帽细端与输液连接,粗端插入尿管处。这样就可以进行膀胱冲洗了。通过临床效果的观察,使用此种方法无一例漏液发生,避免了床单位污染,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需要注意在衔接时一定要保持无菌操作。

  • 标签: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膀胱冲洗方法 针帽 一次性输液器 护理操作技术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无注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有注射,观察组使用无注射,将最终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无注射,可减轻注射胰岛素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以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胰岛素 无针注射器 临床护理工作 效果探讨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因临床工作需要,我院采用的溶液有瓶装及非PVC供挤膜软包装袋,而非PVC供挤膜软包装袋溶液为全密闭静脉输液系统,无需引入外界空气,袋体柔软,利用大气压缩袋体即可顺利滴注,无须进气。全密闭系统类似于人体循环系统,不与空气接触,排除空气污染的危险。

  • 标签: 护针帽 非PVC供挤膜软包装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运动治疗配合揿治疗与单独运动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运动治疗配合揿治疗,包括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和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揿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治疗。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肩关节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动治疗配合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和肩关节功能,远优于单独运动治疗。因此,建议在肩周炎治疗中,结合运动治疗和揿治疗,有望达到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治疗 揿针埋针 肩周炎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头皮输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将在门诊输液且输注同种药物的患者1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5.5号和7号头皮输液,均输液500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痛觉感受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反应例数、拔后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级以上疼痛例数、输液反应例数、拔后出血及皮下淤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5号头皮输液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提高血管利用度,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门诊病人
  • 简介:【摘要】由于新生儿的自控能力较差,且对疼痛较为敏感,在对新生儿展开静脉注射时,往往需要采用头皮静脉留置,且该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进步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高度重视,同时该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在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新生儿应用头皮静脉留置所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 标签: 新生儿 头皮针静脉留置针 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由于危重患者的动脉血压监测、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时血气分析检查的时时监测等等。动脉置管越来越重要。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置管其管径大,芯粗。而危重患者的动脉搏动弱。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反复的穿刺不仅会破坏血管,加重患者的疼痛,还会增加感染的机率。穿刺成功时,因其管径大,回血速度快,往往造成血液污染和逆行感染。而留置代替动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针 动脉置管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180例当做此次研究对象。参照入院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以及真空采血器皿进行采血;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采血。观察对比两组操作时长、合格比例、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操作时间(5.45±1.55)分明显比对照组短,同时血液标本合格率(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比观察组(88.89%)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操作时间,提升血液标本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予以借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真空采血针 老年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揿疗法防治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本院一个年度收治的60例实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并平均分组,按照随机数的方法,共两组,每组30例,将防治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常规西医疗法应用在对照组,将揿疗法应用在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总治疗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的患者进行揿疗法可以有效对全麻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全麻术后的不适程度,并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安全可靠,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揿针埋针疗法 全麻术后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6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收治老年患者 180 例当做此次研究对象。参照入院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90 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以及真空采血器皿进行采血;观察组:给予 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采血。观察对比两组操作时长、合格比例、护理满意度。 结果:①观察组操作时间( 5.45±1.55 )分明显比对照组短,同时血液标本合格率( 9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7.78% )明显比观察组( 88.89% )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操作时间,提升血液标本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予以借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真空采血针 老年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因其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可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痛苦及护士重复操作次数,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置管病人由于留置末端处理不当常导致桌些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一种留置末端处理方法。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保留时间 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 危重病人 长期置管
  • 简介: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输液完毕拔时患儿往往因疼痛而哭闹不安,采用一种新的拔方法,发现患儿哭闹现象明显减少,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头皮静脉输液 静脉拔针 拔针方法 哭闹 患儿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管内留置导管已不仅仅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而且已经非常普通的应用于医学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有创治疗手段之一,自1957年发明头皮后,静脉输液有了飞速发展,而静脉留置作为头皮的替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安全型留置^[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治疗 防治 感染 医学实践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外周留置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维护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外周留置护理专业视角出发,分享实践经验和总结,包括外周留置的基础知识、使用技巧、临床实践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希望能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共同提高外周留置护理水平。

  • 标签: 外周留置针 护理 穿刺部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给予小儿留置穿刺采用前后持单手送管方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门诊收治行前后持单手送管法穿刺静脉留置患儿(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穿刺方法,试验组采用前后持单手送管法进行静脉留置穿刺,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采用前后持单手送管法进行静脉留置穿刺后,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静疗质控对留置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采用留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对两组静脉留置使用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 标签: 小儿静疗质控 留置针 留置时间 非计划拔针率
  • 简介:留置是一种外周静脉短导管,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被推广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许多影响留置留置效果的因素,

  • 标签: 留置针 贴膜 敷料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静脉输液拔按压是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最普遍的操作。传统的拔按压方法(下简称传统法)常使病人有明显的疼痛且容易导致皮下淤血、肿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再次穿刺成功造成困难。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按压法(下简称新法),与传统法进行比较,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输液 按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