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工作日18名白班临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各个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以中断 2~3次较多,占57.87%,11:00~12:00发生 频 率 最 高,占51.97%,为 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25.00%、护士同事22.19%和环 境。结局分为积极型13.20% 以消极型86.80%为主。结论 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体角色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 给药护理中断事件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价值,以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经过两组患儿的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模式外额外提供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患儿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25例患儿接受了常规护理后额外提供康复护理,他们发现其效果更佳(P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康复护理对病情的积极影响。方法:取满足选择标准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8例为分析对象,研究时间跨度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用随机数字表对患儿进行均等分组,各组有患儿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质量差异。结果: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评价、肢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伤残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收治重症病毒性脑炎小儿在积极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科学性的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治疗康复效果以及缩短康复时间等均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抽选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患肢运功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患肢运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6、5.873,P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早期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我院住院护理的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目标,根据护理情况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研究组(循证护理)30例。对比家长满意度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的变化区别。结果 本研究中,护理后,研究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控制脑部炎症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选择80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并对此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并对研究结果作具体分析。结果:此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通过护理在住院时间,患者心理状态、康复进程、对病毒性肝炎硬化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患者的恢复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肠炎采取个性化护理后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的小儿病毒性肠炎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80例,均在2020年5月~2021年4月入院。其中1/2患儿采取一般护理,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病毒性肠炎 效果 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角膜炎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心理情绪评分更低,并发症率仅为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护理 病毒性角膜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潜在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 心肌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患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护理病例进行选取,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由病例择取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对照组40例患儿为前期病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儿为后期病例)采取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在干预期间对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干预后成效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展开测评。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干预成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值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早期护理干预 干预成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热敷在小儿病毒性脑炎静脉应用20%甘露醇的效果。方法:将接受20%甘露醇静脉注射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局部热敷,分析两组患儿静脉炎及疼痛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常规组和实验组相比,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疼痛发生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应用20%甘露醇时实施局部热敷可减少组织的渗出率,减少静脉炎与疼痛的发生。

  • 标签: 局部热敷 病毒性脑炎 20%甘露醇。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时使用心理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时间设置为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选择的观察患者为我科的慢性乙肝治疗70例,选择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选择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法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一组是29.54±2.77(分)、30.07±2.15(分),二组是41.65±3.84(分)、45.81±3.84(分),(t=6.556,p=0.011),结果有差异。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时应用心理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性乙肝 抑郁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选择从2014年10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各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短期细胞培养法对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另外再通过R显带技术对患者细胞的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之中分别有25%的患者出现了克隆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但是其常见的异常有所不同,有40%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患者出现了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常见的异常与另外两种患者并不相同。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遗传学的特征研究,能够起到较好的诊断作用,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应用。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 遗传学特征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对视力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1~2020.12内收治的5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临床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常规组(25例,常规护理)和精细组(25例,精细化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0.1~0.3视力情况无对差异(P>0.05),但常规组患者视力<0.1占比显著高于精细组(P<0.05),视力>0.3占比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精细组(P<0.05)。结论:在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患者视力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之间在我院中进行了重症病毒性肝炎治疗的92例患者实施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后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肝炎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体积分数自体血清局部应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恢复期干眼的疗效。方法 纳入 2015年 7月至 2017年 6月就诊的 HSK进入恢复期合并干眼的患者 69例 69眼,随机分为 3组:低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 20%自体血清,高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 50%自体血清,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均为每天 4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7d、14d、28d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surfacediseaseindex,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fluorescence,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混浊度。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后 OSDI评分降低,患眼 SIT值增加、BUT延长、FL染色评分降低,对照组患眼仅 BUT延长,但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水肿减退、中央角膜厚度降低并在14~28d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对照组患眼中央角膜厚度也较治疗前降低,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混浊度减轻,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治疗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健眼 SIT、BUT、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应用体积分数 20%和体积分数 50%自体血清均能有效缓解 HSK恢复期干眼症状且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自体血清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病毒性心肌炎者进行研究,共计76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38例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8例是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病毒性心肌炎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制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结合 儿童急性病毒性 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