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预防感染、控制感染、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30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病情均得到了良好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及窒息、死亡发生。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护理
  • 简介:甘露醇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高渗组织脱水剂及自由基清除剂,是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所致脑水肿的常用药物[1]。由于甘露醇注射液为饱和灭菌溶液,常温下存放一段时间易析出结晶,温度越低存放时间越长,结晶越严重[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临床用药前需融化结晶,为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急诊急救脑血管意外病人,

  • 标签: 甘露醇结晶 脑血管意外病人 应用 预防 自由基清除剂 甘露醇注射液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固定敷贴粘贴紧、不透气,高温天气时,患者大量出汗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对2008年以来18例行PICC发生静脉炎的病例进行研究,总结其治疗及预防方法。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高温 预防
  • 简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其操作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中。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推荐:PICC导管头端理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1],又以上腔静脉的下1/3处,临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为最佳[2-4]。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导管正位 测量法 护理
  • 简介: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最早出现的并影响病情发展的临床综合征,它是指热力引起组织损伤后48h以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它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而引起的休克。

  • 标签: 烧伤 吸入性 休克 护理 气管切开术 雾化吸入
  • 简介: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血栓形成后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甚至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DVT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

  • 标签: 髋部骨折 手术 深静脉栓塞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在体检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并进行防治策略研究。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对827例健康体检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6.0%,男性为4.7%,女性为1.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MS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肥胖和血脂紊乱为主。结论MS的防治应加强对肥胖人群的监控和干预,健康教育是MS综合防治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出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3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6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血压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应用,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妇科腹腔镜 并发症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集柬干预措施在预防肿瘤病人机械通气痰痂堵塞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两所医院行术后气管插管的肿瘤病人7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8例)和实验组(4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痰痂堵塞管道发生率为12.4%,实验组为3.7o/oo,实验组堵塞管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肿瘤病人气管插管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肿瘤 机械通气 集束干预 痰痂堵管
  • 简介: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根据《2011年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和临床特点设计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核查表,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核查表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核查表,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和导管维护时管理小组核查记录,及时反馈改进。2011年2月至8月,临床使用安全核查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02‰,较2010年6月至12月的5.80‰有降低。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安全核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