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PICC作为一种重要输液途径,导管异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能够对患者的异位现象进行及时处理,将PICC技术成熟化,避免造成医疗事故。方法对患者所出现的PICC导管异位类型进行分析,剖析异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应对方案。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研究,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多种,穿刺静脉的选择不当、导管的测量留置长度太短或太长、体位摆放以及患者自身的静脉畸形,都是导致PICC导管异位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应该正确选择静脉穿刺的位置,导管测量留置的长度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可过长或过短,将导管摆放至有利于药液输送的体位。如果患者出现导管异位的现象,则应该根据其异位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

  • 标签: PICC导管 异位处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备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安全输注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肠内营养等刺激性药物、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一线的静脉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PICC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置总是一线护理人员经常碰到且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并发症中尤其以异位最为常见,有文献研究显示异位发生率为6%-10%[1]。现就PICC导管异位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PICC 异位原因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预防 导管 高渗性药物
  • 简介:对我院肿瘤科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异位的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导管异位患者中,误入颈内静脉14例,位于锁骨下静脉5例,进人右心房5例,反折至腋静脉4例,经处理后22例置于上腔静脉,5例由于血管条件差或调整失败置于锁骨下静脉,1例反折于腋静脉者调整失败被迫拔管。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摆放正确的体位、准确的导管测量及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
  • 简介: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和有效的静脉通路,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常规置管后即行X线检查以了解导管尖端的位置。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1];不在此位即为导管异位。据报道,

  • 标签: 超声探查 PICC 导管尖端异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导管异位中半坐卧位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PICC直观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导管置入采取一般平卧位,观察组采取半卧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异位和PICC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异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入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置入过程中,患者选择半卧位能够明显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是一个科学、高效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式。

  • 标签: PICC 半卧位 导管异位
  • 简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其操作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中。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推荐:PICC导管头端理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1],又以上腔静脉的下1/3处,临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为最佳[2-4]。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导管正位 测量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发生原因以及具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对全部患者出现PICC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合理评估并实施相应措施。结果:共21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最高。结论:贵要静脉是置管期间最适宜的部位,体位选择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

  • 标签: PICC导管异位 原因 护理
  • 简介:本文对我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152例行改良体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分析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旨在对临床更好地应用PICC提供借鉴.

  • 标签: PICC置管 导管异味 观察
  •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d这一段时间的婴儿。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由于系统器官发育并未成熟,其救治过程中往往需要输注较多的药物、营养及高渗液体,因此对静脉通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创伤性均有较高要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技术,具有操作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的特点,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需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被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和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之中。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新生儿PICC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与此同时,临床医护人员虽然在医学科研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却对相关研究的状况不甚了解,在开展临床科研的时候找不到切入点,往往存在“信息闭塞”、“自选课题盲目”和“缺乏针对性”的困难,对于基层医院尤为如是。为此,笔者希望通过应用传统的文献计量法及新兴的关键词网络,对我国权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新生儿PICC”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分析,尝试为我国新生儿PICC科研的开展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脉冲式冲管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PICC置管已经成为肿瘤疾病的重要、常见操作之一。PICC置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难度低、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可对机体血管进行保护,对顺利开展各项输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缓解肿瘤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3]。PICC置管受患者血管管腔复杂性、血管瓣膜、患者体位、分叉部位解剖异常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导管异位情况,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后,化疗药物极易造成脑神经损伤,还可造成眼睑、颜面部水肿,甚至出现精神、神志改变,故需要及时对异位导管实施复位。根据常规置管操作实施复位,即PICC置管成功后退出软针并撤出导丝,发现导管移位后实施复位,不仅操作困难,且费时费力,复位成功率难以达到100%。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将复位操应用于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且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文特展开综述。

  • 标签: 复位操 PICC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以下简称PICC)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化疗、抗生素和血液制品的管理。虽然通常认为PICC往往是安全的,但使用PICC也发生了感染和血栓事件,需要研究来指导未来的临床预防和管理。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周中心置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PICC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管理,这一群体既具有血管血栓栓塞的额外风险,也具有复杂的发病率。但实际可以说,PICC在帮助肿瘤患者提供最佳静脉通路的同时,也经常出现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脱出等问题,从而危害肿瘤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需要加大对PICC系列内容的研究,文章主要从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这一方向出发,希望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核心位置、产生原因以及处置的对策。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改良后撤导丝的时机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258例,在置管过程中,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测量导管和置管方法,置管后后撤导丝、修剪导管、固定导管、X线下定位确定于上腔静脉下1/3处,观察组在进行体表测量长度时,记录2个部位的长度,记录测量穿刺点至置管侧肩锁关节长度和穿刺点至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的长度。常规置管时当导管送到肩锁关节时后撤导丝5cm,去除枕头,嘱患者头部自然转向穿刺侧,缓慢送人导管到预测的部位,确定导管通畅,贴膜简单固定,X线下定位导管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后撤导丝、修剪导管、固定导管。比较两组病人PICC发生颈内异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5例(3.9%),对照组发生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14例(10.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置管方法
  • 简介: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总结了l例CVC导管异位致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CV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在以后工作中正确选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并能正确的处理药物外渗。

  • 标签: CVC 导管异位 药物外渗 护理
  • 简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且可由护士独立进行操作的技术,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PICC置管可以有效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避免高渗性液体或化疗药物对血管造成的不可逆损伤,是常用的中心静脉输液方法之一。

  • 标签: PICC 原发性导管异位 相关因素 处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颈部静脉阻断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价值比较,为临床护理操作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PICC置管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在置管时采取传统偏头法同时助手可辅以指压法进行颈部静脉阻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导管异位率、颈部静脉异位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总异位率及颈部静脉异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可显著降低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偏头法 按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