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根据《2011年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和临床特点设计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核查,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核查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核查,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和导管维护时管理小组核查记录,及时反馈改进。2011年2月至8月,临床使用安全核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02‰,较2010年6月至12月的5.80‰有降低。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安全核查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核查》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由具有资质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手术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结果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以来,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系数和手术室的工作质量,未发生手术差错和医疗纠纷。结论认真落实《实手术安全核查》,可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核查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环节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通过手术安全核查的应用,统计了我院2015年手术病人中发现护理缺陷、隐患及处理情况,结果无一例发生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错误。结论是“手术安全核查”的应用与确认,增强了我们安全的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手术。最大限度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 标签: 手术安全,核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严格落实三方核查制度,改进核查方法,完善核查内容。结果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核查流程以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未发生任何手术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手术安全核查》的实施增强了医疗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了手术风险,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核查表 安全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产妇随机抽取80例进行对比研究,按平行分组法分为管理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管理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进行风险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组40例产后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40例产后并发症发生10例,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管理组,数据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组40例中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40例中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2.5%,管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科 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表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按照《手术安全核查》标准流程进行手术。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核查流程可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提供重要的保证。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核查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安全管理中手术安全核查的价值。方法:以2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为样本,掷硬币分组,即参考组、核查组,均有100例样本,前者行普通手术管理,后者行手术安全核查管理,研究落实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统计手术指标,评估满意度。结果:核查组不存在身份未识别、医嘱未执行、用药失误等事件,仅有1.00%的标本送检错误率,以上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考组(4.00%、5.00%、4.00%、7.00%),P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安全核查表 安全事件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20年9月-2021年5月的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难产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安全分娩核查可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 标签: 循证护理 安全分娩核查表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规范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方法以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为基础,根据介入手术临床特点改进核查具体内容,应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结论将《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运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介入手术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安全核查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手术安全核查在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以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间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6月-2021年12月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120例划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6月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120例划分为观察组。2022年前介入手术未采用手术安全核查,2022年后护理工作开始填写手术安全核查。通过手术安全核查应用前后护理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对介入手术安全核查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医护相关措施漏项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数据为0.83%;从患者安全效果各数据指标来讲,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具有优势,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中科学应用手术后安全核查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人员安全核查依从性,对增强手术护理安全性,规避手术护理风险的出现具有重要价值,对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介入手术 手术安全核查表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行三方参与的手术安全核查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实施手册》(2009年版)制定手术安全核查。对手术相关科室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规程在相关时点进行三方核查。比较推行手术安全核查前后手术室单病种手术患者在手术间平均停留时间的变化,了解其时间效益。结果以普外科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调查。发现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病人在手术间停留时间由过往平均174.25分钟下降为157.91分钟,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手术安全核查进行三方安全核查,有利于减少患者在手术室的停留时间,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集约化管理下团队分工合作对工作效益和效率带来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室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安全核查单对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的重要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到12月期间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分入2组,分入对照组的30例患者予以安全转运交接管理,分入研究组的30例患者在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使用安全核查单。对比两组的急救物品齐全率、交接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转运准备用时、院内转运用时、科室交接用时。结果:研究组的转运准备用时、院内转运用时、科室交接用时均比对照组短,急救物品齐全率、交接合格率比对照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应用安全核查单可以提高转运效率,提高转运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安全核查表单 急诊 安全转运 交接管理 价值
  • 简介:教学实践中使用的量规有多种类型,如核查、分值系统、定量的分析性量规、定性的分析性量规、整体性量规等。其中核查是众多量规中较简单易行的一种,对促进学生动作技能关键要素的掌握和运动表现提高都有非常好的效用。从评价主题的确定、主题的分解与表现要素的选择、表现特征的确定和试用及修订等方面来探讨了核查的设计。

  • 标签: 体育教学 表现性评价 量规 核查表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麻醉危急事件中采用理论培训联合安全核查进行模拟教学的意义。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8 月间资历较少( 1~3 年)的临床住院医师中随机抽取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医师采用理论培训进行模拟教学,研究组医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安全核查进行模拟教学,经实践后对比两组医师的实践得分率、关键步骤失败率和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执行意向。 结果: 研究组医师的实践得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医师的关键步骤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执行意向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麻醉危急事件中采用理论培训联合安全核查进行模拟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师的实践能力,减少失败率,对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执行意向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理论培训 安全核查表 麻醉危急事件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无菌物品每个领用周期,领用人员做计划领用物品的时间。方法使用核查的方法,逐项统计领用。结果使用核查的方法后,大大减少领用人员的时间成本,提高领用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虽然核查法尚未成熟,但是通过优化表格和优化物品的放置,最终核查都是能够帮助大家,值得推广。

  • 标签: 核查表 无菌物品领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对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接诊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60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的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我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运用《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观察组在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表 阴道分娩 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质控)核查(Checklist)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等指南及相关文献,设计重症医学科质控Checklist,包括质控数据收集、病历质量核查、特殊诊疗、院感防控督查4个部分。每月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担任质控主任,负责全科质控的实施,每日晨交班时完成过去24 h内的数据收集,对当日拟进行的特殊诊疗行为进行讨论、登记,并与护理组长协调,在全天对全科室进行质量把控,监督每位医务人员的不合理行为,对运行病历和出科病历进行检查,巡查各岗人员值班状况。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实施Checklist)与2017年(未实施Checklist)的数据,包括收治患者情况、科室管理资料、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以及三管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标化病死率等主要质控指标。结果2017、2018、2019年收治患者数分别为373、446、480例,2018年和2019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9.57%、7.62%,2019年较2017年增长了28.69%。3个年度收治患者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17年比较,2018年和2019年患者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d:8.99±6.12、9.14±7.02比10.20±7.21),VAP、CRBSI和CAUTI发生率均明显降低〔VAP(例/千机械通气日):12.97±3.60、9.62±3.14比17.48±4.89,CRBSI(例/千导管日):3.75±2.19、3.87±1.87比6.19±3.13,CAUTI(例/千导尿管日):3.29±2.18、3.28±1.87比5.61±3.18〕,标化病死率亦明显降低〔(77.27±7.24)%、(70.61±7.49)%比(84.41±9.05)%〕,每月院感防控督查发现的不合理人次明显减少(人次:54.00±6.30、41.08±10.76比72.08±19.68),每月特殊诊疗人次大幅增加(人次:1 056.67±235.27、1 361.75±278.48比722.25±145.96),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93.21±3.68)%、(96.59±2.49)%比(87.86±5.28)%〕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91.13±6.36)%、(96.23±2.99)%比(85.58±7.68)%〕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年所有病案均为甲级病案,且2018年和2019年病案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2017年(分:96.82±2.84、96.73±2.94比93.70±3.33,均P<0.05)。与2018年比较,2019年患者VAP发生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DVT预防率、标化病死率均进一步改善,每月院感防控督查发现的不合理人次进一步下降,每月特殊诊疗人次进一步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应用质控Checklist,可以建成有效的质控体系与制度,有助于降低三管感染的发生率和标化病死率,缩短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质控意识和执行力,促进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医学 质量控制 核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