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内感染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空气更显其重要。因此,我们比较了食醋、紫外线照射、臭氧机及乳酸熏蒸消毒法对环境空气进行消毒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空气消毒方法 临床研究 紫外线照射 医学模式 医学发展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苍术消毒合剂煮蒸法进行空气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细菌杀灭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消毒剂量、煮蒸时间、蒸发速度和浸泡时间对空气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燃烧法进行比较。结果消毒剂量对细菌杀灭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最佳消毒工艺为:消毒剂量4.2g/m3,浸泡时间90min,煮蒸时间60min,蒸发速度2500ml/h.煮蒸法的细菌杀灭率明显优于燃烧法(p〈0.05)。结论优选得到的煮蒸法消毒工艺细菌杀灭率明显优于燃烧法,操作简便可控,消毒空气舒适清新,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苍术消毒合剂 煮蒸法 细菌杀灭率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时间超过2h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间次,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方法和动态空气器加含氯消毒消毒方法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前、消毒后(手术前)、术中2h空气的菌落数。结果消毒前3组菌落数均超标,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前后3组菌落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消毒后组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2h时3组菌落数,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手术室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室物体表面和湿拖地面,消毒杀菌效果好,是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手术室 空气消毒 紫外线 动态空气消毒器 消毒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控制感染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神经外科手术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实施后的50例为对照组,实施控制感染路径的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实施前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d 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 (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中应用常规的空气净化系统加上严格的控制感染路径可提高手术室空气效果,降低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手术室全面推广。

  • 标签: 感染路径 神经外科 手术室 空气消毒 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模式在我院院感防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深入探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细菌灭活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我院感染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文章最后对未来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等离子体 空气消毒 净化模式 院感防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对于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因素和具体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平板暴露的沉降形式,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中的空气情况进行检测,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方式,并检测干预之前和干预之后的空气质量。结果 在并未进行干预之前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区以及无菌物品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一共是干预之前检测出6次干预之后检测出4次,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率为百分之25和百分之16.7;而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后,区域中空气质量完全能够符合标准,两者之间去进行对比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主中作为核心的是工作人员和室内的实际环境以及净化设备的使用情况与人流物流等影响。如果想要让空气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持续强化环境监控的管理与控制,提升消毒灭菌的质量,减少医院出现的感染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层流净化区 空气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前医院用的体温计消毒盒多为简易盒体,不易规范操作。结合临床需要,我院自主设计出了一种临床护理用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架和消毒盒。消毒架设置在消毒盒内,消毒架设有体温计固定条筒。消毒盒由密封上盖和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组成。密封上盖设有提手,内壁有搭条;盒体两侧壁各设计一对锁耳,通过拉绳实现消毒架拉起和放下。见图1。

  • 标签: 消毒装置 临床护理 体温计 消毒盒 消毒架 规范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咬骨钳清洗限位支撑限位装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80件骨科术后的咬骨钳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0件使用双关节咬骨钳,观察组140件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的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分别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测定法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并计算器械关节闭合发生率、放置撑开器耗费时间等清洗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不仅可以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撑开双关节咬骨钳的钳端和轴节,显著提高了咬骨钳的清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咬骨钳 清洗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快捷简便、对人体无毒性且适合于门诊手术间的空气方法.方法采用医用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机进行手术间空气,其消毒效果与紫外线消毒相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空气净化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照射法(P<0.05),其消毒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平均减少96.04%.结论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机消毒时实现动态消毒,既对人体无害,又可在有人的场合连续使用,同时具有除尘、负离子发生等功能,适用于门诊手术室及其他部门使用.

  • 标签: 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机 门诊手术室 空气消毒 杀菌率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消毒供应室的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估方法。在消毒效果检测方面,生物指标法和化学指标法被详细探讨,生物指标法包括细菌和孢子生存情况检测,而化学指标法主要涉及残留消毒剂浓度和pH值检测。此外,消毒过程监控和消毒剂选择与浓度的重要性也被强调。数据分析阶段通过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方法,深入挖掘实验数据,为消毒效果的全面理解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关注方法标准化和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以提高消毒效果的可控性和精准性,维护公共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消毒效果检测 评估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洗胃机内管道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口服药物中毒使用电动洗胃机洗胃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1组采用清水选择不同消毒时间比较;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将清水改为饮用纯净水比较。消毒后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比较3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合格率66%,观察1组合格率84%,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平均菌落数13.08cfu±6.61cfu,观察2组平均菌落数9.34cfu±5.58cfu,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加消毒循环次数、延长洗胃机消毒时间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饮用纯净水冲洗洗胃机管道,可以达到彻底有效的消毒

  • 标签: 洗胃机 管道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对消毒供应室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 。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 2020 年 1 月期间, 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前后两个时间段的灭菌消毒效果作对比,分别设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前)和实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后),并对两组效果 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在 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消毒效果上均有一定表现 ,但 实验 组 各项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 在对 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消毒操作 时,使用 细节护理的方式 能够取得 更好效果,有助于灭菌消毒效果的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毒供应室 灭菌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3月期间,本院采用分散式消毒管理;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采用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器械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结果:集中消毒供应方式应用前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5.5%、 94.5%,该方式使用后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1%、 99%,前后进行比较有较大的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器械消毒的质量,降低器械的污染发生率,很好地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效果,器械清洁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器械物品进行不同的消毒护理方案来观察不同的消毒护理方式所带来的消毒灭菌效果,对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和特点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消毒供应中心在细节护理干预前后的器械和物品中随机抽取 100 件以及细节护理干预前后的 4 名护理人员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对医疗器械物品实行细节护理。根据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满意度评分、工作质量、器械和物品的杀毒灭菌的情况着手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医院各科室和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和物品清洁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 97.16±1.08 )对照组:各科室和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和物品清洁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 83.12±1.04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为( 9.32±1.82 ),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为( 8.31±1.52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在医疗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效果比一般护理好,护理人员对细节护理的满意度更高,细节护理的护理质量也更好,值得在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