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斜仰卧联合截位在经皮肾镜取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采用改良斜仰卧联合截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手术病人 120例,分析该改良体位的安置方法及对手术的影响,观察病人体位的舒适,有无神经损伤、压伤及肌肉扭伤等情况。结果 本组 120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需变换体位,病人及术者体位舒适,无神经损伤、压伤及肌肉扭伤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改良经皮肾镜手术体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能方便术者操作,利于击碎的结石冲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利于麻醉医生术中的管理,节省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手术室风险管理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 12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 P<0.05)。结论: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手术的患者中使用手术室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依从性。

  • 标签: 手术室风险管理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侧卧位与截位配合肛肠手术的应用价值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1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分析组80例,其中对照组和分析组病人分别接受采用截位摆放和侧卧位摆放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及术中生命体征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侧卧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取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经皮肾镜取术患者78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取术患者的术后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发生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碎石取术患者手术期间应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整 年内收治的 76 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命名为护理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手术室护理可降低 经皮肾镜碎石取术 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提高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钬激光碎石取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接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 20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钬激光碎石取术治疗方案和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6.72±1.01)天小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 10.13±1.05)天;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用于钬激光碎石取术,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较少发生。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以 80 例肾结石患者为对象,均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术治疗, 40 例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40 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0.05 。 结论 肾结石患者在 微创经皮肾镜取术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得到患者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索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培养新护士岗位胜任力。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外科新入职 46 名护士作 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多重 导师制”, 比较两组 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认同感、离职率这四项指标 。 结果 :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职业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离职率远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 有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有效降低离职率; 推进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进展;有效地改善了科室人际关系 。

  • 标签: [ ] 多重化导师制 外科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探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模式在癌痛患者规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响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分为2组,医护固定组合,对组内癌痛患者实施全程管理,周期为患者首次入院、出院至死亡。结果: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80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误区观念得到纠正,遵医行为得到强化,按时服药率>95%,出院时患者疼痛评分均小于3分,出院期间疼痛控制效果良好,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医护一体模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护联动,护患互动,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癌痛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由于医疗机制的发展及人们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躯体障碍患者的被检率逐步增加,同时由于社会多元的发展,压力呈不同角度的增长,躯体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且逐步年轻,由于躯体障碍的患者症状多种多样,且大多得不到系统治疗,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社交等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应如何指导躯体障碍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来展开思考。

  • 标签: 躯体化 认知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 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氧疗治疗中实施集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 78 我院 ICU病房收治的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高流量湿氧疗,将 78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 39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作为对照组, 39 例患者接受集束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94.87 %,对照组为 82.05 %, P<0.05;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 PaO2和 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集束护理可有效提高 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氧疗的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ICU 集束化护理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糖管理中实施同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 :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为纳入时间,选取来我院就诊血糖管理患者 70 例,根据抽签法分组,各 35 例。对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实施同质护理。检验 2 组血糖管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 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 2 组数据有明显差异( p < 0.05 );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97.14% ( 34/35 ) 和 74.29% ( 26/35 ), 2 组数据差异明显( p < 0.05 )。 结 论 : 在血糖管理中实施同质护理, 进而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治疗依从性,预后效果较优。

  • 标签: 血糖管理 同质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中医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6月在我院中医门诊就诊的患者 122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及优质护理研究组各 6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组患者, P<0.05。结论对中医门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时效、护理技术的满意程度,同时大大缩短挂号时间、交费取药时间及检查等待时间,护理效果显著,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化护理 中医门诊 护理满意度 就诊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麻醉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时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手术室麻醉 人性化护理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人性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接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了 35例在该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3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之后,进一步开展综合护理,之后对比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后各个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人性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后,肾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人性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接受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常规护理 血液透析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气道管理,从气道湿方法、湿液的选择、湿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的护理现状,并介绍了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湿的重要性。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主要是保障患者呼吸通畅而准备的,其主要是切开颈段气管,通过放置的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来解除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调和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的情况。并且随着呼吸机的发明,也使气管切开手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科室的急救中。人体正常呼吸气体需要通过口鼻以及呼吸道的处理,将外界气体进行一系列的温度控制、加湿以及灭菌的操作。但是一旦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气体将直接进入肺部,不仅仅在温度和湿度上会对肺部器官造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还会携带一定的细菌。所以在对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气道要实施湿以及灭菌的操作。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