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甘露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常用于临床降眼压、颅压、脱水、消肿等治疗.但甘露醇在寒冷气候下容易产生结晶,而在37℃~90℃热水中浸泡结晶就会溶解,也有文献报道用电磁炉来溶解,但也需将瓶体浸泡于水中,可往往遇水后标签会破损脱落.导致临床中无法识别查对,给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此,本科自2009年以后,采用有结晶的甘露醇在浸泡之前先用透明宽胶带粘贴固定标签,再浸泡,使标签字迹不会被浸泡损坏、腐烂,便于识别查对,也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甘露醇 浸泡 安全隐患 2009年 寒冷气候 临床
  • 简介:石膏外固定是骨科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先天性足下垂及髋关节脱位的治疗都需要石膏外固定,石膏绷带用温水浸泡后使用,石膏粉常沉淀于浸泡容器的壁上及底部,不易被清洗,浸泡液倒入下水道易引起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石膏绷带浸泡巾,2002年7月-2004年12月用于120例手术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标签: 石膏绷带 使用方法 2002年7月 石膏外固定 制作 髋关节脱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清洗、清洗机清洗、人工+清洗机清洗3种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表面光滑的A组和结构复杂(具有管道、缝隙、轴关节、齿槽部位)的B组,每组300件分别按上述3种方法清洗,并对清洗后的器械采用目测、潜血试验、鲎试验3种方法评估清洗效果。结果对于A组器械3种清洗方法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于B组器械,人工清洗与机器清洗的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人工+机器清洗合格率高于人工清洗或机器清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表面光滑的器械用人工或清洗机清洗均可,而结构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刷洗后再用清洗机清洗效果更好。

  • 标签: 医疗器械 洗涤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口腔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2010年1—10月,将200件口腔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使用同一种多酶液清洗剂,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试验组采用超声清洗机加人工清洗,通过目测、隐血检测试纸评价两组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口腔器械清洗目测合格率分别为90.0%和98.0%;隐血检测试纸合格率分别为88.0%和94.0%。结论超声清洗机加手工清洗的清洗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口腔器械的洁净质量,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口腔器械 超声清洗 手工清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浸泡结合康复训练在手烧伤后护理中对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80例手烧伤患者病历资料开展试验分析,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浸泡结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部握力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手部握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创面愈合4周、创面愈合12周、创面愈合24周研究组患者手部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手烧伤患者采用中药浸泡结合康复训练后,手功能恢复更好,证明中药浸泡结合康复训练护理提供了一种综合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手烧伤患者的康复潜力,促进手功能改善。

  • 标签: 中药浸泡 康复训练 手烧伤 手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新洁尔灭浸泡联合碘伏湿敷用于骨科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将58例骨科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新洁尔灭浸泡、碘伏湿敷安信贴保湿覆盖的方法处理感染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换药方法。观察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5天和2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11.5次和21.8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新洁尔灭浸泡联合碘伏湿敷的方法有助于感染伤口的控制,促进伤口愈合。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骨科感染伤口的有效治疗护理方法。

  • 标签: 新洁尔灭 碘伏 外科伤口感染
  • 简介:  提高透析疗效,改善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国内外血液净化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报告我院运用GAMBROAK95透析机开展高低钠细胞洗涤式透析(cellwashdialysis,CWD)1268例次的临床应用.结果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 血液透析 细胞洗涤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梭菌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医用金属器械、容器等,因保管或使用不当,会出现生锈等现象。若丢掉不用,确实浪费,而继续使用又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笔者2005年12月-2006年6月,对26件医用生锈的金属器械和容器用0.5%的碘伏液进行擦拭除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碘伏液 除锈 无菌技术操作 金属器械 临床医疗 护理工作
  • 简介: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为不能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对胃管的选择、胃管插入的长度、胃管的留置时间、鼻饲液的灌注方法、昏迷患者插管技术的改进、鼻饲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鼻饲液的保温和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鼻饲法 护理技术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排痰对ICU危重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排痰,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 振动排痰 传统扣击 危重患者
  • 简介:润喉!咳痰前先喝几口温开水,或者用温开水含漱一会儿,使咽喉部湿润,以便咳痰时便利爽快。药物祛痰"除用抗生素抗感染外,还可用药物祛痰。祛痰药分两类:一类是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咳必清、伤风止咳糖浆等。另一类是粘液溶解剂,以降低痰的粘稠度而易咳出,如复方甘草合剂、半夏露等。蒸气吸入#此法可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准备半杯开水,病人取坐位,将口置于杯口上大口大口地吸蒸气15至20分钟(水凉时可更换1至2次)。拍背$此法适用于久卧病榻的老年患者,患者侧卧位,将臀部垫高15度,头部略低或去枕。操作者五指并拢稍弯曲呈现弧形,摆动腕关节,由上而下轻轻拍打其背部,然后再嘱患者深呼吸并进行有效的咳嗽而将痰排出,再让其翻至另一侧用同样方式拍打对侧,每天2至3次。体位排痰!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疡者,此法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取既有利于排痰、病人又能耐受的体位。例如,患支气管扩张时若病变在下叶肺,可取卧位、头低足高脸朝下;若病变在上叶肺,取侧坐位,嘱咐病人轻轻呼吸几次,然后咳嗽。患肺脓疡时,应侧卧位使病灶位于上方,请别人轻拍患处,每日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钟。因饭后排痰易引起恶心...

  • 标签: 招简易 排痰 教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常规检测中采取末梢采血与空腹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根据采取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采血,实验组采取空腹静脉采血,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在不同时间内,实验组较对照组RBC、PLT、HCT、WBC等指标水平更为优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静脉采血应用于血常规检测中,与末梢采血法相比,对各项指标结果的检测更为准确,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空腹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
  • 简介:医患关系是医院、医护人员、病人或病人家属较为敏感的话题,医患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急救、医护计划、措施的落实,医护技术的提高,疾病及病人心理状态的康复。随着医学的发展,病人对生理、心理、社会、文化需求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除熟练运用自己的医学护理知识帮助病人、直接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外,还需关注病人的心理生活及状态。通过与病人多渠道的接触建立正常、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在医疗活动中,单靠过程式的方法进行沟通与了解,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医务人员可采用、借用营销商业运作中接近顾客的方法,灵巧的综合运用到我们医护临床工作中去,接触、认识、了解病人并掌握全面资料,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接近法 沟通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吸痰是⼀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痰管的选择、插管的深度、吸痰负压、吸痰⽅的选择,利⽤机械吸引的⽅,经⼝、⿐、或⽓管插管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治疗⼿段。

  • 标签: 吸痰管 负压 ⽅法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导丝定位和盐水柱定位在新生儿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从而对其临床使用价值做出评估。方法:将在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XX医院并需实施PICC的15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本组使用盐水柱定位实施新生儿PICC。对照组:本组使用导丝定位实施新生儿PICC。观察两组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5例患儿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为88.0%,对照组为76.0%,P<0.05。观察组75例患儿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12.0%,P<0.05。结论:盐水柱定位与导丝定位法相比,盐水柱定位在新生儿PICC中具有更高尖端到位精准率和更低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可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导丝定位法 盐水柱定位法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护理效率是护理单元中投入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产出的护理活动及措施的数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评估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比较直接的临床数据来评估成本,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量效率。

  • 标签: 护理单元 DEA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 效率评估 临床数据 护理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