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智能输液报警器使用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3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使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90.o%,病人对使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89.5%。[结论]智能输液报警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输液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报警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门诊引入智能导诊系统的应用优势性。方法:将我院门诊20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100例,按照以往导诊流程进行干预)与观察组(100例,推行智能导诊系统),并对比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就诊等待时间缩短、就诊满意度提升方面优势更为确切,呈P<0.05。结论:智能导诊系统在门诊中的推广,可使患者就医体验感有所改善,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规范性的诊疗,亦是缓解目前紧张医患关系的有利手段。

  • 标签: 门诊智能化导诊系统 患者满意度评分 就诊等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改良智能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脑卒中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3例,采取改良智能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3例,采取常规急诊科护理系统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候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急诊滞留时间等分别为(6.11±1.33)min、(36.55±6.34)min、(15.33±3.45)min,实验组患者候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 急诊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急诊分诊(triage)是通过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快速综合评估,确定病情轻重缓急,从而安排治疗及处理的优先顺序,保证急诊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急诊科医疗工作的起点,也是急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分诊系统是急诊分诊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急诊分诊工作的质量,而分诊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全和病人对医院急诊服务的评价,因此急诊分诊系统在急诊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急诊具有病人流量大、停留时间短、情况危急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急诊分诊因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而相对滞后,分诊专业技术还停留在医生和护士的经验判断上,分诊信息仍需大量手工录入,挂号及缴费流程繁杂;这些缺陷与快速增长的工作量不相匹配,不便于急诊工作的科学管理与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急诊分诊系统势在必行。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信息化系统 分诊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智能数字网络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规培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规范培训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名规培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床边综合能力教学方式,实验组应用智能数字网络护理技能训练系统进行床边综合能力模拟实训教学。结果:应用智能数字网络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实验组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个人满意度的提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高智能数字网络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规培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实训中的可重复性、无风险性、隐私保护性等优点弥补了传统的床边综合能力训练的弊端,是有效可行的床边综合能力训练模式。

  • 标签: 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 床边综合能力 规培护士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中采取智能急诊分级分诊系统+极致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间急诊收治的6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分流护理的32例为对照组,以智能急诊分级分诊系统+极致护理的32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由于对照组(P

  • 标签: 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 极致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健康美容界都会经常提到“每天八杯水”的重要性。那究竟这八杯水是多少?怎么计算饮量?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知识需要补充。1为什么要每天八杯水?人体组织中50%至60%是水分,人体需要足够的水分补充,以维持整个生理机能正常。每摄入一卡路里热量的食物就要同时摄入一毫升的水分才能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1.5至2升的水量,分量相当于八杯(每杯200毫升左右)。2正确摄入水分人感到渴的时候再喝水是不对的,说明体内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了,才会产生口渴的感觉。但过多的摄入水分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但摄入水分不足5杯的又容易患上便秘等症状,引发肤色黯淡、干燥等问题。所以并不是每天喝足1.5升就完成任务了。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比如蔬菜、水果、饮料等等都会含有水分,如果你今天又是吃水果又是喝汤,然后再喝足足的8杯水,就有可能摄入水量过多了。3科学补水早晨空腹先喝一大杯水,可右侧卧十五分钟,这将有助于调肝胆机能及促进正常排便。饭后不宜喝太多的水。因为饮水太多只会把胃中的消化液冲淡,影响食物消化吸收。临睡前不宜喝得太多。以免水分停滞全身组织中,变成水肿及形成眼袋。最好是喝温开水。冰水会刺激肠胃,使消化分泌受阻,令消化器官加重负荷...

  • 标签: 杯水饮用 饮用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管理系统平台上加入信息技术,达成医院管理知识远程培训、重点目标实施监测、上报程序简单快捷。结果:在医院管理中加入信息技术可有效整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数据,还能对医院的管理决策产生引导作用,同时促进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升级,为医院减少了工作负担。结论:在医院管理中加入信息技术,能够加强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与运营,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具有突出作用。

  • 标签: 医院管理 信息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技术对于输血闭环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到2022年2月我院的150例患者作为管理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75名患者选用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75名接受信息技术输血闭环安全管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0min内输血执行率、输血后15min巡视率、4h输血完成率。结果: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输血指标以及满意度差异明显(P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输血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口腔修复中,应用口腔数字技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一致,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修复,观察组在数字技术支持下进行修复,进而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修复前,两组患者咬合力与舒适度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观察组咬合力更大,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采取口腔数字技术,可提高修复效果,提高患者咬合力,改善患者舒适度,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数字化技术 口腔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今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探讨老年人用药风险的管控原则和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在针对老年人的用药风险管控中,可以从药动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4个方面分析老年人用药风险高的原因。并根据老年人用药风险管控原则,进行老年人用药风险措施探索,逐步完善老年人用药风险的管控措施。积极探索主动用药风险管控措施是目前改善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风险 管控原则 措施
  • 简介:摘要:如今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探讨老年人用药风险的管控原则和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在针对老年人的用药风险管控中,可以从药动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4个方面分析老年人用药风险高的原因。并根据老年人用药风险管控原则,进行老年人用药风险措施探索,逐步完善老年人用药风险的管控措施。积极探索主动用药风险管控措施是目前改善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风险 管控原则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在精神专科安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智能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分别接受智能监护巡查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长,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智能护理组患者的平均查房次数及护理总时长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②智能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50%,高于普通护理组的70.00%,P<0.05③智能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普通护理组的37.50%,P<0.05。结论: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应用于精神专科安全护理领域时,可有效降低护士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间。在护士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智能巡视服务之后,患者出现自杀、暴力倾向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表明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智能监护巡查系统 精神障碍类疾病 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