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率(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有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临床检验主要是对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进行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检验结果可了解疾病发展状况,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标本采集质量不符合标准等,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流程包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采集质量对后续治疗均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下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有效确保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进一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中样本选择我院收治的采血患者,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患者进行筛选的过后,将被纳入研究的152例患者平均分入设置好的两个小组中,分别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后,为患者开展组间对比。结果:对血液标本采集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组间对比发现不同小组穿刺成功率和标本达标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影响标本质量的问题相对较多,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并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穿刺成功率,同时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股动脉搏动较弱或者根本摸不到股动脉搏动206例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新方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新穿刺方法安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休克 股动脉穿刺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镉作业人员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探讨准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同一组镉作业人员分别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法采集尿液标本,并进行检测。(1)常规法:采集尿液时被检测人员要脱离工作场所,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等部位后,进行采集。(2)改良法:与常规法不同的是被检测人员要彻底更换服装,全身沐浴后,进行采集。结果常规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36.9%,改良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15.1%,两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职业性镉从业人员尿镉水平检测,收集尿液标本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选择采集方法,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镉检测 尿液标本 采集方法
  • 简介: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酸碱度及血氧饱和度(SaO2),可协助临床诊断,是重要的治疗、抢救依据。现收集、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07年2月进行血气标本采集的病例共872例,并就有关影响血气标本采集成功率的几个问题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气标本采集 动脉血氧分压 预防 原因分 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对评价生育功能及诊断不孕症性早熟等疾病有重要意义,性激素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因此深受人们关注,为了得到一份有价值的检验报告,不仅要求检验过程准确无误,标本采集及处理因素也是人为可控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标本采集与处理有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性激素6项 采集 处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采集各类标本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痰液、咽拭子、粪便、尿液中均含有新型冠状病毒[1],我们在采集和转运中均应严防标本外泄污染环境,并注意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笔者基于自己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病房中的工作经验及感悟,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标本采集经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咽拭子采集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发热门诊鼻咽拭子受检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受检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受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受检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受检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在本次护理干预中,实验组受检者满意度为(18/20)90.0%,高于参照组受检者满意度(15/20)75.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热门诊受检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均比较大,对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为受检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提升受检者满意度,提升鼻咽拭子采集效率。

  • 标签: 鼻咽拭子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采集对于血液检验的影响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针对本医院当中血液检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100例入组,采用单双号方式实施分组,每小组50例,分析组均采取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误差率及误差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组误差率低于参照组(P<0.05),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因素、空腹时间、采血时间、采集部位、体位因素。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缺陷原因,总结改进措施以减少采血缺陷发生。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血标本缺陷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对策。结果:血标本采集中的缺陷主要包括凝血、溶血、采集标本数量错误、血标本与化验单不一致、试管使用错误、采血量不足、漏采。缺陷的发生与患者原因、没有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技术不娴熟、采血器材因素、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关。结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中血标本缺陷常有发生,其发生类型较多,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等均存在密切关系。加强对采血的流程管理及采血护士的管理,规范采血,对减少缺陷血标本数量,提高血标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标本 采血 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5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血液检验,采取摇号方式展开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79例患者,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标本、药物、饮食、患者因素影响率明显较低,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标本采集整体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干扰因素,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女婴采集尿标本时实施改良式采集方法的意义。方法:从 2019年 02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BD动脉采血器 动脉血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常规检查者10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 血液标本 满意度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核酸口咽拭子标本采集中将舒适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 在我院展开研究,时间为 2021 年 7 月——2021 年 10 月期间,均为我院非发热患者核酸采样点接受核酸口咽拭子标本采集的人员,共有 5648 例,对人员进行管理护理,将选取的 5648 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儿童进行 比较,实验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更高,采集失败率更低,各项数据均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表示为 P<0.05,实验组效果更好。 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法应用在核酸口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中, 其效 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标本采集成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核酸检测 口咽拭子标本 采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务工作者被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面对如此高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一线医护人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从事标本采集工作的护士要担负着大量的临床护理任务,还要面临着各种困难与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他们的工作经验,帮助她们缓解压力。本次研究将对新冠病毒样本采集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标本采集 护士工作体验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核酸咽拭子标本采集质控中对采集者与受采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来我院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的受采者(n=96)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实验组(n=48)。对照组在核酸咽拭子标本采集质控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核酸咽拭子标本采集失败情况及受采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核酸咽拭子标本采集失败率为2.08%低于对照组16.67%,P

  • 标签: 核酸 咽拭子标本 舒适护理干预 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