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膏对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将11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于置管当天给予止痛消炎膏沿静脉穿刺点上方静脉的走行适量外涂,2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暂不处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敷止痛消炎膏外加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再组成地塞米松加止痛消炎膏组和单用止痛消炎膏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5例,发生率9.09%。对照组15例,发生率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8例(80%)治愈,2例(20%)显效;单用止痛消炎膏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6例(60%)治愈,4例(40%)显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敷止痛消炎膏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优于单用止痛消炎膏。

  • 标签: 止痛消炎膏 静脉炎 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的针对性护理护理干预对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64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数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P的发生率及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针对性护理 急诊ICU VAP 机械通气
  • 简介:痱子是由于汗毛孔阻塞,分泌的汗液不能畅快地由汗腺口排出而发生的小水疱或丘疹,多发生在头部、前额、颈、胸、背、肘窝、胭窝等部位。是小儿夏季常见的皮肤病。长了痱子后,由于痒、刺痛、灼热常使小儿烦躁不安,遇热后症状会加重,影响小儿睡眠、进食。那么,夏季如何防治小儿痱子呢?

  • 标签: 小儿痱子 夏季防治 烦躁不安 多发生 皮肤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了对褥疮的护理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现将褥疮发病的趋势及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的、西药的、物理的、化学的、手术的和民间的各种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褥疮 危险因素 红花水 双料喉风散 紫花烧伤膏 新洁尔灭酊
  • 简介:有些人的脚底心容易出汗,特别是青少年活动量大,更是好出汗。其实,出脚汗并不是什么毛病,排汗本质只不过与汗腺的分布、交感神经兴奋程度有关罢了,不必过于顾虑。现介绍几种防治脚汗的简易方法,供选择试用。

  • 标签: 防治 交感神经兴奋 简易方法 活动量 青少年 出汗
  • 简介: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一旦发生,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原发病症,延长病程,严重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有关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国内外文献均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现将压疮预防、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压疮预防 防治 临床护理 治疗方法 常见并发症 继发感染
  • 简介:褥疮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紊乱,局部缺血、缺氧,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如并发感染,严重者将引起败血症,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褥疮的临床研究。本文就褥疮的形成原因及机制、中西药治疗进展、康复护理、控制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褥疮 护理 防治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管内留置导管已不仅仅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而且已经非常普通的应用于医学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有创治疗手段之一,自1957年发明头皮针后,静脉输液有了飞速发展,而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治疗 防治 感染 医学实践 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行机械吸呼技术的的效果。方法:80名行试验对比,时间:2023.1-2024.1,均分之后,振动排痰运用在对照组,机械吸呼技术运用在观察组,将实验中数值比较。结果:实行后,观察组拔管成功率高,同时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对其实行机械吸呼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患者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降低患者炎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机械吸呼技术 ICU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葡萄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属于糖尿病前期。据报道1981年我国约有400万的IGT患者,到1996年上升至4000万人,2003年全球大约有3亿多人是IGT,较糖尿病患者多一倍。由于IGT的病情发展具有可逆性,因此,力求早诊断、早治疗,寻求综合手段,其目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预防或延缓IGT发展为2型糖尿病。近年来,对糖耐量受损的防治有许多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葡萄糖耐量受损 防治 IGT患者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心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在保障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解剖学研究指出,心脏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通过心脏,人体内的血液能通过血管在各个组织和器官中流通,从而能够为组织及器官的运行提供氧气,有效保障了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正因心脏的重要性如此之高,一旦心脏出现病变,便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人体的生命。在各类心脏疾病中,冠心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该疾病因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致命杀手,故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会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化疗外渗的发生率为5%~6%,但实际工作中,真正发生率却远高于此水平。现在化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性静脉炎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等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病人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治疗成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近几年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化疗性静脉炎 防治进展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化疗药物外渗 外周静脉给药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照1组采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2组单纯采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观察组交替使用以上两种雾化吸入方法预防呼吸道细菌及真菌感染。[结果]观察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细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1组相近。[结论]制霉菌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交替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有预防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真菌感染 制霉菌素 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防治护理在新生儿尿布疹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72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施以等量均分得到86例一般防治组与86例综合性防治组,对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接受不同防治护理后在新生儿尿布疹发生比例与尿布疹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在接受不同防治护理后于新生儿尿布疹发生比例与尿布疹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性防治组新生儿干预后的尿布疹发生比例显著较一般防治组为低,而尿布疹治疗有效率则显著较一般防治组为高,(P < 0.05)。结论:对新生儿尿布疹施以综合性防治护理策略,可赢得尿布疹发生风险的显著性下降与尿布疹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尿布疹 护理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