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历史和社会需求的原因,我国护理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多个层次,通过对各层次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从教育对象、管理体制、培养目标、社会功能等多个力。面分析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为促进我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比较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护理人员仅靠传统的在校护理学教育及临床实践经验式传授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在职教育拓宽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和适应日益发展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 标签: 护理人员 在职教育 教育现状 临床护理工作 临床实践经验 护理学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愈严峻,走“医养结合”是必然之路。论文概述了老年护理及医养融合,分析了老年护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医养融合 老年护理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生思政教育的背景、意义、现状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护生专业认同感不高的问题,探讨了护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研究现状部分,介绍了国家政策对护理思政教育的推动作用。在理论基础部分,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护生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护生思政教育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专业人才培养,并提出了创新点和新技术对护生思政教育的推进作用。本研究对护理思政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 标签: 护生思政教育 心理学 教育学 认同感
  • 简介:综述了孕产妇在围生期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围生期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模式,提示应根据孕产妇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恰当的健康教育的计划,促进母婴的健康。

  • 标签: 孕产妇 围生期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本科护理教育1998年和2006年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1998年19所护理本科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的科目和学科范围狭窄,只有14门必修课,无任意选修课;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仅占总理论学时的4.08%。2006年47所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数量达到了70余门,有76.6%的学校开设了任意选修课,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等多类课程;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占总理论学时的7.37%。结论2006年本科护理教育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状况较1998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科目范围和学时比例都有所增加。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人文科学 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制订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追踪方案和建立金字塔式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了解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运用追踪方法学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前后比较,χ2=5.379,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可降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药品的安全管理。

  • 标签: 高危药品 追踪方法学 药物管理
  • 简介: 摘要:肥胖已经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肥胖率在十几岁的青少年中也有了显著的增长。大学生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有关学者的关注,因此,对肥胖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肥胖现状的分析,分析了肥胖的影响因素,为肥胖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肥胖 减肥训练 对策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护理专业的护生对《卫生法学》教学情况的反映,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护理专业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大专护生的《卫生法学》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卫生法学》教学与护生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护生对部分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结论《卫生法学》在学科性质、适宜学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对于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护生的教学应该有所区别。

  • 标签: 卫生法学 教学模式 教育 护理
  • 简介: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中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课程设置,是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实现形式,该模式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脱节问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 标签: 教育 护理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综述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追踪方法学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50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追踪方法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各项事件产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并发症率为4.00%,对照组为12.00%,与此同时,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研究分析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运用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管理 不良事件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探讨追踪方法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过程中将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样本,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完成。其中2021年3月至9月实施常规管理方法,2021年10月至研究结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追踪方法学,分析护理质量管理中追踪方法学应用前后的相关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管理前发生的静脉治疗相关问题,如导管维护不当、贴膜规定缺乏规范、穿刺部位不正确以及并发症等与管理后相比明显较高,说明管理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能够有效地对护理人员的理念进行改善,使其能够重视护理细节和过程,减少了护理中形式主义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穿刺中的痛苦,使其治疗安全性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管理 追踪方法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静脉治疗护理中实施追踪方法学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实施静脉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由于实验室通过对比分析完成,所以实验前应该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追踪方法学,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静脉治疗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17.5%,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应用在静脉治疗患者护理中能够从有效管理中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所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结合我国自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以来的教育现状,从培养目标、招生情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师资力量、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并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教育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追踪方法学,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院内就诊80例静脉治疗患者为样本,在2021.06-2022.09时间段内,信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40(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40(追踪方法学管理),统计对比纳入人员:(1)护理满意度;(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追踪方法学管理干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趋势较为积极,(P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对麻醉术后复苏室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 2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2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不适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可有效提升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水平,减少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不适感。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风险评估表 追踪方法学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