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变换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儿43例,接受变换体位护理,对照组有患儿43例,接受常规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40、10.578、6.731,P

  • 标签: 变换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用于网球肘患者内的效果以及护理总结。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网球肘患者内随机选择60例,依据治疗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内病患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内整体病患均实施常规封闭治疗,实验组内整体则接受体外冲击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网球肘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功能,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临床疗效
  • 简介:尿床常发生在6岁以下小孩身上,但6岁过后,80%的小孩都可以控制膀胱的机能,不过偶然一次尿床。也是正常的事。

  • 标签: 尿床 护理 小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探讨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定期变换对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治疗、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不进行定期变换,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均进行定期变换。观察并评估气管插管后第5d、第10d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周边气道黏膜红肿、破溃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相关标准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第5d、10d的气道粘膜红肿、破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气管插管 套囊位置定期变换 气道黏膜损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腔内心电图P的形态改变对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11月接诊且行PICC置管的74例患者,且全部受试者行PICC置管术时采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分析疾病类型、P波形态变化。结果:(1)74例PICC置管患者均为血液或实体恶性肿瘤,且在患者数量方面,以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肺癌(12例)、结肠癌(10例)居多;(2)全部入组病例中6例未引出双向P、特征性高尖P,42例先有双峰P后出现高尖P,46例出现双向P,69例出现II导联存在特征性高尖P。结论: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时,通过观察P波形态变化(双向P、特征性高尖P、双峰P),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腔内心电图 P波 形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体外冲击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接诊的26例行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13例,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复诊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体外冲击碎石术疾病治疗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模式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外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9年1月与2020年2月内78名泌尿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78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排石颗粒治疗,一组设为观察组,实行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泌尿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尿路结石体外冲击碎石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7月-2022年6月完成,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尿路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一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一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热、脓毒血症、肾包膜下血肿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观察组中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路结石体外冲击碎石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尿路结石体外冲击碎石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7月-2022年6月完成,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尿路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一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一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热、脓毒血症、肾包膜下血肿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观察组中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路结石体外冲击碎石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效果分析
  • 作者: 拥忠初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9期
  • 机构: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 康定626000
  • 简介: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人体容易因为各种因素感到不适,甚至会出现疾病需进行治疗,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为提升身体的恢复速度,减少出现疾病的频率,应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如,生活习惯、饮食和术后护理等。当人们不再担心温饱问题时,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已经认识到了做好护理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了解护理知识。了解并可以灵活应用一些常见的护理知识,能够预防疾病,提升恢复速度,保障人体健康。

  • 标签: 护理知识
  • 简介:甘露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常用于临床降眼压、颅压、脱水、消肿等治疗.但甘露醇在寒冷气候下容易产生结晶,而在37℃~90℃热水中浸泡结晶就会溶解,也有文献报道用电磁炉来溶解,但也需将瓶体浸泡于水中,可往往遇水后标签会破损脱落.导致临床中无法识别查对,给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此,本科自2009年以后,采用有结晶的甘露醇在浸泡之前先用透明宽胶带粘贴固定标签,再浸泡,使标签字迹不会被浸泡损坏、腐烂,便于识别查对,也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甘露醇 浸泡 安全隐患 2009年 寒冷气候 临床
  • 简介: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输液完毕拔针时患儿往往因疼痛而哭闹不安,采用一种新的拔针方法,发现患儿哭闹现象明显减少,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头皮静脉输液 静脉拔针 拔针方法 哭闹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