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之下,医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实际运营中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契合医学发展质量,积极对护理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的深化与提升是尤为关键的。具体到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来,通过三维质量体系等相关内容的结合,进一步的对新生儿外科护理的各项质量和指标进行全面的平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目前的护理现状,这对于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的现实推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健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构建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此期间没有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的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在此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8.67±0.29)分,(19.43±0.64)分,(19.29±0.34)分,(18.56±0.24)分,(18.75±0.62)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1.21±0.46)分,(12.67±1.89)分,(12.76±1.82)分,(12.42±1.43)分,(11.78±1.49)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整体质量明显改善,构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拟定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对 25 名专家进行反馈匿名函询问卷调查,经过 3 轮的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的方法,第一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5 份,有效率为 100% , 第二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2 份,有效率为 88% , 第三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0 份,有效率为 80% , 最终确定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结果 经过 3 轮反馈匿名函询调查,确定 5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三级指标的柳州市社区居民 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居民 灾害 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诊患者,要提高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在其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 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例患者,对常规组的 50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 50例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最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评定,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合格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等。 结果 关于患者满意度,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护理质量评分,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护理合格率,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意外事件发生率,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这四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 在急诊科实行护理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合格率,并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为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于 2020 年 1 月施行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为验证该机制的实际应用效果,抽取该措施施行前后一年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100 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 2019 年 6 月 -12 月间就诊的 50 例患者被设为对照组, 2020 年 1 月 -6 月间就诊的 50 例患者则被设为实验组。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 评析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在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较大,相较于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高, P ﹤ 0.05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用手术综合护理配合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1月,选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76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38例,用手术综合护理,对照组38例,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

  • 标签: 下肢骨折 内固定手术 手术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肺癌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性的应用效果 进行评价和探析。 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回顾的 72 例患者均为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采取了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所有的研究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n=36) 及观察组 (n=36) 。对照组中患者使用护理手段是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使用的护理手段是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患者治疗后对比两组别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情况。 结果 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皮质醇均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肺癌手术患者期间,使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安全性,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94例急诊抢救室通过转运完成手术、介入治疗、 CT与 MRI检查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 n=47例)和对照组( n=4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院内转运方法及流程,观察组采取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比较分析 2组患者院内转运耗时情况、转运途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转运完成 CT/MRI检查( 25.68±2.75 ) min、 CT检查后至专科病房( 30.90±2.38 ) min、及转入专科病房( 19.89±2.13 ) min或介入室( 16.10±1.94 ) min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33.49±3.82 ) min、( 37.11±3.42 ) min、( 25.61±2.07 ) min、( 19.95±2.03 ) min( P< 0.01);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转运设备、组织管理、病情变化、导管 / 管路、液体 /药物等 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1.91%( P< 0.05)。结论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过程,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提升院内转运效率,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 院内转运安全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模式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技能大赛逐渐引领了护理职业领域教育的风向标,有助于护理职业教育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因此,在以赛促教的引领下,护理实践课程体系必须对照职业技能大赛要求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以赛促教对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围绕以赛促教对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护理实践课程 以赛促教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以病患胃镜检查过程护理干预实时效果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检查的 200 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 200 例病患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00 例;实验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然后针对两组病患胃镜检查的护理满意度、检查时间、恐惧程度以及检查前后的血压脉搏变化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从而对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当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胃镜检查时间耗费较短,表明检查过程十分顺利,优于对照组;恐惧程度较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当病患在开始胃镜检查前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有利于胃镜检查过程的顺畅,从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高效的对病患进行胃镜检查操作。实施护理效果后使得病患的不适感显著降低,对病患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胃镜检查操作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健发展略作贡献。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质量对 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该医院收治的 ICU患者中选取 100例患者进行此次临床护理研究,根据这 ICU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差异性,临床实验研究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的差异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 ICU患者称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患者成为观察组,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的患者护理效果。再采用专业的焦虑量表评估 ICU患者的情绪,评估患者的情绪缓解情况。结果:比较两组 ICU患者的护理结果,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相比之前都有所好转,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 ICU患者焦虑情况恢复最佳,两组焦虑症恢复情况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 ICU患者应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ICU患者病情好转而且焦虑及抑郁症状相比之前也有所缓解。心理护理能提升 ICU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监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64 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进行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 6.4±2.3 ) mmol/L 和餐后 2 小时血糖( 7.6±2.8 ) mmol/L 明显低于常规组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 9.36±2.7 ) mmol/L 和餐后 2 小时血糖( 11.2±3.1 ) mmol/L ;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90.63% )、治疗依从性率( 84.38%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 81.25% )均高于常规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68.75% )、治疗依从性率( 62.5%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 56.25% ),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培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与安全护理对策 。 方 法:选取本医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的在岗的 110 名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安全护理对策。 结果: 影响急诊护理安全因素的有护患沟通较差( 63.64% )、专业知识不足( 40.91% )、心理素质欠佳( 30.91% )、法律意识不强( 23.64% )、急救能力较差( 18.18% )。 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 加强医患沟通、 法律法规的学习、 技术业务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急诊护理安全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科优质护理中加速康复管理体系的构建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共 66 例,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12 月,根据临床护理康复管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在展开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共 33 例,在常规护理模式下,给予患者饮食、用药、体位各方面的护理服务。其余 33 例患者归为观察组,通过对以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加强患者围术期血液、镇痛、营养、睡眠各方面的管理力度,构建加速康复管理体系。 结果 :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下地活动时间、疼痛评分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要好于对照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加速康复管理体系包含了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血液管理以及镇痛管理等内容,将其贯穿于骨科患者优质护理过程中,护理内容更加全面,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有利于骨科患者身体的康复。

  • 标签: 骨科 加速康复管理体系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联合蚕食清创法在低温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低温烫伤患者80例列入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京万红药膏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新型敷料联合蚕食清创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

  • 标签: [] 新型敷料 蚕食清创法 低温烫伤 创口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风险护理 临床 应用效果 。 方法: 将我院感染科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感染科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风险护理和常规护理。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38%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7.09%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结果有差异。 结论: 风险护理方法效果明显 , 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护理 感染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健康宣教在临床上的重要性i。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0例,都由同一个医护人员在相同时间进行宣教。实验组通过 1个月的多媒体和传统宣教定期宣教,对照组则只用传统宣教进行一个月的定期宣教。最后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者对口腔常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得分较对照组略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媒体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了解度和理解度。

  • 标签: 多媒体宣教 口腔健康宣教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 小儿脑瘫患者在 护理过程中, 康复护理的 临床应用 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来我科治疗的 小儿脑瘫患者 110 人,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 予以 常规护理和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 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的 护理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 巴氏评分( 88.54 ±1 .41)分,高于常规组的( 67.43 ±1.58 )分;观察组的 粗大运动评分 ( 71.94 ±1 .25 )分也高于常规组的( 60.42 ±2.54 )分。 观察组中有 96.36% 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表示满意 , 高于常规组的 76.36% 。 ( P < 0.05 )。 结论: 在 小儿脑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提高患者家属对于医院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因此值得在 小儿脑瘫患者 的 护理 过程 中 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护理 应用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自我院在2016年至2019期间纳入的90例中风后发生便秘的患者,通过双盲选法选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模式为针对性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为82.22%,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为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中医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便秘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中风 便秘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