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ICU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科ICU2005年至2009年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我院ICU2005年至2009年上报不良事件42例次,与用药相关25例次.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后,没有发生死亡.结论用药失误与护士药疗技术密切相关,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物的管理,完善实习护生带教计划,实行目标教学法,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用药失误 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护患沟通中护士沟通失误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39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沟通言语偏差维度得分最高为(3.32±1.19)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学历、护龄、职称及医院等级分别为沟通失误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各类沟通失误都有可能发生,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寻求合理途径加强护士沟通技能的培训,减轻护士工作量,从而减少沟通失误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护患沟通 沟通失误
  • 简介: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病例中,曾有2例不具典型临床表现且有机磷中毒史不明确,在医院无胆碱脂酶检测手段的条件下我们采用阿托品试验最终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救治方法分为CO组(40例)与PR组(40例)。CO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PR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休克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骨折复位质量。结果:PR组患者的休克发生率低于CO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骨科患者的后续治疗有辅助促进作用,经过院前急救的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创伤骨科患者 入院前急救 常见失误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近失误管理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肾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以期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80例。根据患者转运过程中是否实施近失误管理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医护人员沟通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转运时间为(25.3±5.1)min,短于对照组的(32.6±6.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护人员沟通效率评分为(92.5±4.9)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3±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2±6.3)分和(84.6±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失误管理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肾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提高医护人员沟通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对保障医疗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失误管理 联合标准化 沟通模式 肾内科
  • 简介:家长都知道偏食会引起儿童营养撮入失衡.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但就是找不到很好的纠正办法。即使求助于医生,似乎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偏食 孩子 生长发育 儿童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烧伤因其伴随明显的损伤后瘢痕形成及高致残率一直备受关注。儿童烧伤不仅使患儿的身体受到损伤,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伴随患儿终生。为寻找我国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作者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疗单位发表的有关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不仅存在着一些共性,而且不同地区之间也互有差异。

  • 标签: 儿童烧伤,原因对策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一次性输液器推广使用带来的方便,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检查、诊断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输液发热反应是临床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医疗质量,引发医患纠纷。我院曾10d内发生不典型输液热源反应37例,这在我院历史上也属罕见。为尽快查找原因,我们运用检验、排除、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性停药等方法,查出了本次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现将追踪调查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输液热源反应 原因分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发热反应 临床抢救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烧伤因其伴随明显的损伤后瘢痕形成及高致残率一直备受关注。儿童烧伤不仅使患儿的身体受到损伤,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伴随患儿终生。为寻找我国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作者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疗单位发表的有关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不仅存在着一些共性,而且不同地区之间也互有差异。

  • 标签: 儿童烧伤,原因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57例外科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并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社会支持状况、诊疗及患者的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患者的焦虑、抑郁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显著相关;性格内外向因素与抑郁明显相关,而与焦虑程度无明显相关.提示对外科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焦虑及抑郁,应分析其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各项个性化护理措施.

  • 标签: 外科患者 焦虑 抑郁 原因分析
  • 简介:脑卒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躁动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有资料显示,它可使患者血压升高、血肿扩大、并发症增多,使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增加,严重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由于躁动的护理方法涉及到约束及尊重患者的完整及权利㈤,这更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从而引发了现代护理工作者的思索与探讨。笔者查询了6年来脑卒中患者躁动护理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整理了脑卒中患者躁动的原因,探索脑卒中患者躁动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躁动护理 护理方法 原因分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工作者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健康意识增强,因而对身体健康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稍有不慎或不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或未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就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造成矛盾而发生护患冲突。然而,护患冲突的发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完善医院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则是减少护患冲突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护患关系 护患冲突 护理因素 患者因素 对应措施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为提高门诊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经验,梳理门诊护理医患关系矛盾突出方面,并总结常见纠纷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纠纷事件出现概率。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谨言慎行,戒除急躁情绪,遵守医护操作规范,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注重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事后总结。

  • 标签: 门诊护理 医患关系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医疗机构的核心部分,门诊部承担着重要的外部服务职责,同时也是病人主要就医的地方。由于它涉及的服务人群多样化,诊疗的高峰时段较为密集,服务的地点广泛且分散,员工水平差异大,并且办理流程繁复等问题,因此成为医疗争议的多发区域。此外,门诊部的医护人员通常是病人的首位接洽人员,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如引导病人挂号、拿药、做检查等等。如果他们在这些过程中出现失误,就可能引发投诉事件。为了降低此类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参考,新的形势下的护理管理工作正面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对2013-2015年度我院门诊护理投诉案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具体数据详见以下报告。

  • 标签: 门诊护理 投诉外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