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对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MP肺炎的发病按年龄分组,7—14岁组为最高,其次为4—6岁组,10个月—3岁最低;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22.3%的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经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等治疗120例患儿痊愈或好转,其中2例轻度肝功能异常,继续保肝治疗,4周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心肌酶轻度异常,继续给予营养心肌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诊治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支原体肺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应详细检查有无肺外其它脏器系统的损害,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将我院纳入的1例肺感染性炎症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同质化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患者进入本院后,护理人员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病症表现制定同治化护理措施,比如,患者胃纳欠佳、小便正常、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差,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为患者采取体征管理。针对患者失禁性皮炎情况,为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及饮食管理、皮肤管理。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饮食护理的目的是改善患者饮食习惯,控制饮食出入量,也要为患者施以皮肤护理,在患者压疮位置进行管理,减轻压疮加重的情况。为患者提供营养管理,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在同治化护理模式下,促进患者非感染性炎症及失禁性皮炎转归,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护理工作完成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非感染性炎症及失禁性皮炎均治愈,患者顺利出院。结论:在肠道肺感染性炎性患者失禁性皮炎治疗中,应当把握患者炎性病变情况及身体素质,施以同治化护理模式,有效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 标签: 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失禁性皮炎 同治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长期家庭无创呼吸机不同治疗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选取人数为90例,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排序,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纳入研究开始阶段设置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每个小组中的人数相等,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规律吸氧结合适量运动模式、常规治疗方案,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信息详细的观察,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将上述数据对比后分析。结果:治疗一年后,研究组气管插管例数少于参照组,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优于参照组,以上数据相比,后者有明显的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2/45)比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8/45),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长期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预期,存在局限性,而采用规律吸氧结合适量运动模式治疗后,弥补了其不足,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今后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长期 家庭无创呼吸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栓泵不同治疗参数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64例极重型颅脑损伤分为两组,一组(32例)抗栓泵治疗参数设置为30mmHg(表示为三零组),一组(32例)抗栓泵治疗参数设置为40mmHg(表示为四零组),对其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30min、治疗中30mmin、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0min、术后3d内(mmHg)、术后6d内颅内压水平以及术后6d内颅内压最高值与颅内压≥20mmHg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深静脉血栓预防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结论:以30mmHg~40mmHg参数进行抗栓泵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颅内压影响较小,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抗栓泵 治疗参数 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摘要】:多发伤为急诊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主要因车祸、高处坠落及打架斗殴等因素所致,是导致青壮年残疾及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及时有效的救治对于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改善而言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综述,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 标签: 急诊多发伤 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 护理团队 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