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外周动静脉换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接受换血治疗的儿童进行分析。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同步动静脉换血是挽救新生儿ABO溶血及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 标签: 换血术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患者当中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功效,并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方法:对于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接受护理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患者共132例进行临床跟踪观察,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效果上明显优于普通组,其术后恢复情况要强于观察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组,生活质量强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也比研究组要高。结论: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治疗和护理的功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动机访谈干预在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效果关系。方法:入选40例肝癌患者术后患者主要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完成手术治疗且接受本次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动机访谈干预。观察指标:术后康复时间、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应用动机访谈干预利于改善其术后早期活动应对方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 标签: 肝癌 动机访谈 术后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DACA)分别在干预3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果:实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同步健康教育 老年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选86例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3例,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3例,接受常规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焦虑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护责任感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护责任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内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上述样本,其中56例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样本纳入保护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FBG水平、2hPBG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保护护理组患者的FBG、2hPBG水平均下降且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建立的护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糖尿病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C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80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χ2=8.549,P=0.003);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0%vs.10.0%,χ2=0.305,P=0.581)。结论CPID患者给予治疗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微波治疗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收治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帕金森 保护动机理论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脏功能康复情况、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能改善其心功能和心率波动,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阶梯式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收治,且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即常规护理组(50例)与观察护理组(50例)。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的各项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该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存在显著优势。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帕金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