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术后化疗肺癌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 肺癌患者护理中实施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可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明显改善,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 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8年 12 月本科 接收的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遵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肢体运动功能( 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肌力级别、生活质量分值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且与参照组对比也有明显的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康复效果佳,不仅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提高,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值得采纳。

  • 标签: 同步实施 康复护理培训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2 例,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大 ( P > 0.05 ) ,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 P < 0.05 ) ,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 结论:护理干预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 挑选我院收入的 脑损伤患者( 64 例 )为观察目标,选定时间为 2019 年 05 月 2020 年 05 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两组分别为参照组( n=32 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 n=32 例)予以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电仿生电刺激。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6.87%大于参照组 75.00%( P < 0.05 )。 结论: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 电仿生电刺激应用在 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提升其总有效率,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预 手段 。

  • 标签: 高压氧同步舱 脑电仿生电刺激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58 例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9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 PICC 置管患者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 家庭同步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