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会质量,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主题班会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护理专业2004级中专2班的主题班会展示报告如下。

  • 标签: 主题 习惯 性格 人生 护理专业 班主任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
  • 简介:【说明】1、每篇文献标引一个或多个规范主题词。2、主题词后面只列文摘顺序号。3、为了加强主题词的专指性,采用规范的组配词加以组配。组配符号为“—”。例如:心脏病的诊断,标:心脏病—诊断。4、主题词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

  • 标签: 主题索引 中国医学文摘 治疗应用 专指性 文献标引 外科手术
  • 简介:【说明】1.每篇文献标引一个或多个规范的主题词。2.为了加强主题词的专指性,采用规范的主题词加以组配。组配符号为“-”,例如心脏病的诊断,标:心脏病-诊断。3.黑体字为主题词,宋体字为副主题词,主题词后面的数字为本卷文摘号。4.主题词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同音字按四声区别;同声字按笔画多少排列;第一字相同时,依次按第二、第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多音和多声字按使用习惯排列。

  • 标签: 外科学 药物疗法 预防和控制 治疗应用 投药和剂量 病因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主题演讲(topicpresentation)的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选取108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名学生,试验组采用基于主题演讲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并结合自制的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基于主题演讲的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编病例,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文表达护理知识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案例教学 主题演讲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18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 90 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行传统式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管理中实施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实施 3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 P < 0.05 。 结论 :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实施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管理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举办的"天使靓影"主题微摄影评选活动已于即日启动。此次活动以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为主要题材,面向全市护理人员征集微摄影作品。由各医疗机构统一报送,每家单位作品数量不超过5张。评选将采用专家评审与微信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护理学会 护理人员 作品数量 医疗机构 专家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习-主题-案例教学在老年重症监护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老年重症监护室实习护士68例 (观察组)均使用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另选本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为实习护士61例   (对照组),均为常规带教模式带教。带教2周后对比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自我效能。 结果 观察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习-主题-案例教学 老年重症监护室 护理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怀旧主题的叙事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怀旧主题的叙事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患者情绪(SAS、SDS评分)、认知功能(MoCA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怀旧主题 叙事疗法 帕金森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主题的护理路径对轻度肝性脑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轻度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基于循证主题的护理路径予以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出院时)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等GQOL-74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循证主题 护理路径 轻度肝性脑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分析和讨论我国护士规范培训现状,分别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编制、护士规范培训的现状、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护士专业发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对我国护士规范培训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认为我国目前护理人才的间断式培养模式不利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护士规范培训与护士专业发展综合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在职护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关键。

  • 标签: 护士 培训 职业生涯
  • 简介:总结了本院自2006年以来对陪护工实施人性管理与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引导陪护工按需服务,按劳取酬;总结经验,满足患者需求;定期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用心交流,提升向心力等。认为陪护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陪护工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工 规范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医疗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医疗设备和器械,它们对手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智慧手术室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医疗水平,实现数字、智能、可视和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智慧化手术室 可视化 精细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护理管理在区域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胸痛中心64例胸痛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实施同质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32例),同质护理管理(观察组,32例),评价两组不同护理管理下,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护理质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同质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同质护理管理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增强,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我院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展开同质护理管理,定期展开规范培训,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联合救治能力大幅度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该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质化管理;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培训;护理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索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培养新护士岗位胜任力。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外科新入职 46 名护士作 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多重 导师制”, 比较两组 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认同感、离职率这四项指标 。 结果 :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职业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离职率远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 有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有效降低离职率; 推进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进展;有效地改善了科室人际关系 。

  • 标签: [ ] 多重化导师制 外科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意识评估是危重患者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依据。然而,目前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科学与规范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科学与规范推广策略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安全的抢救和治疗。

  • 标签: 意识评估管理 科学化 规范化 推广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在中低流量鼻导管湿与非湿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目标抽取我院各科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住院进行中低流量鼻导管氧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各63例,基于循证护理模式上分别为两组采取吸氧湿、吸氧非湿策略,探讨相应策略效果。结果:分析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指标对比差异不强烈(P>0.05);分析两组吸氧护理操作时间,研究组用时更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人工气道湿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7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持续喷射式雾化吸氧)和试验组(35例,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结果:对照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湿中选择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可有效降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理想气道湿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效果。结果A组湿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罐内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