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发热8d,皮疹5d,意识障碍及双下肢活动受限3d,于20072月25日收住入院。

  • 标签: 麻疹 脑炎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已婚。因间歇发热、咳嗽、咯痰半年,胸闷、胸痛、气短1个月于20123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110月开始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稠痰,伴畏寒,无寒战,体温最高达39.6℃,自服退热药后出汗,热可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升高,于当地医院诊治,未见好转。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感染
  • 简介: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左下肢损伤截肢术后伴无尿3d,于20078月2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T37.3℃,BP139/92mmHg。神清,对答切题,右肘关节前部见约12cm×8cm瘀斑,右下肢后部见大面积瘀斑,右踝内上方见一长约6cm伤口,已缝合,少许渗出,左大腿残端伤口敷料渗血较多,周围皮肤青紫,心肺听诊无异常。

  • 标签: 毛霉病 多发伤 皮肤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胆管癌术后16个月,伴发热20余天。”于20164月7日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治疗。患者201412月2日因“胆总管下端占位”于外院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部胆管成型+广泛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示胆管癌,后多次在外院行“伽玛刀”治疗。20163月15日“伽玛刀”治疗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有畏寒、寒战、恶心、腹痛。

  • 标签: 亲水气单胞菌 肝脓肿 胆管癌术后
  • 简介: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属于全杀菌剂,具有强大的抗结核作用,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的短程化疗方案已经成为肺结核患者初治的标准方案。但临床应用中,利福平不良反应也较多,常见的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脏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等。其中,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应用利福平后出现重症药疹的个案。

  • 标签: 利福平 重症多形红斑 过敏反应
  • 简介:居泉沙雷菌是临床少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土壤和水、植物中的寄生菌,多属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较为少见,致脓毒症的报道更罕见。2016我院收治1例居泉沙雷菌致脓毒症患者,为增加临床对居泉沙雷菌认识,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居泉沙雷菌 脓毒症 人类
  • 简介:患者男,59岁,电工。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在20089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晚上最高体温达39℃,次日晨可自行退热,伴大汗,无畏寒、寒战、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3d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8×109/L,N0.80,

  • 标签: 持续性发热 脾结核 上呼吸道感染 午后低热 高体温 尿频尿急
  • 简介:近30来,克雷伯菌属已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体.近年研究发现引起肝脓肿的是-种高毒力/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K.pneumoniae,hvKP),可引起侵袭综合征,包括眼内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引起前列腺脓肿的少有报道.而前列腺脓肿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本文报道1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肝脓肿并发肺脓肿、前列腺脓肿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侵袭综合征 肺炎克雷伯菌 前列腺脓肿
  • 简介:目前缓症链球菌感染已非少见,其感染诱因及临床类型有多种,但因缓症链球菌血流感染导致长期发热的病例还鲜见报道.近期我院收治并治愈1例成人缓症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

  • 标签: 缓症链球菌 血流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2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GNS药敏试验卡及Kirby-Bauer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09共检出461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1228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9.6%和89.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为64.4%,其中PRSP的发生率为48.9%,PISP为15.6%。革兰阴性杆菌339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2250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64.8%、48.5%和38.2%,3种菌产ESBLs株对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对两者耐药的克雷伯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108株,不动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8.3%、头孢哌酮-舒巴坦11.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都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0%。结论2009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表明,临床分离菌对所测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院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检出率
  • 简介:目的了解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腔,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道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道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道黏膜的基底层为特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是治疗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气道 曲霉病 纤维支气管镜 伊曲康唑
  • 简介:马尼菲青霉(Penicilliummarneffei,PM)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对人和动物致病的青霉。PM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AID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继发感染,引起播散性马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表现为咳嗽、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其流行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泰国、东南亚地区及我国南方地区都有PSM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马尼菲青霉 败血症
  • 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我们收治1例以肺炎为主要症状的伤寒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2岁。因发热10d,干咳5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感头痛,次日出现畏寒、持续高热(T39~40℃),伴便秘1周以后出现腹泻。外院血常规:WBC(3.8~4.8)×10^9/L,中性粒细胞0.67,嗜酸性粒细胞0.09,淋巴细胞0.26,Hb125~127g/L,Pit95~98×10^9/L。X线胸片:两肺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肝功能:ALT335u/L,AST365u/L,Alb23g/L,给予环丙沙星0.4g/d×3d,阿奇霉素0.5g/d×3d。高热、咳嗽无缓解。

  • 标签: 伤寒 间质性肺炎
  • 简介:《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刊号ISSN1001-5256,CN22-1108/Ro在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本刊影响因子为1.039;在扩展版中的影响因子为1.374。在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蝉联第2位。

  • 标签: 肝胆病 专业杂志 影响因子 医学专业期刊 征订启事 扩展版
  • 简介:目的了解2009我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和金葡菌检测对苯唑西林耐药性。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本院共分离出细菌451株,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5.7%)、铜绿假单胞菌(14.4%)和金葡菌(10.0%)。金葡菌中MRSA株占48.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占67.7%和58.5%,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7%和48.3%。结论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放化疗强度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免疫力低下,特别是肿瘤及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如念珠菌和曲霉等.头状地霉(Geotrichumcapitatum)感染是非常少见的真菌感染,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本文介绍了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头状地霉血流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血流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力低下
  • 简介:目的调查2008我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043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551株,占30.8%,革兰阴性杆菌3492株,占69.2%。非ICU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ICU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不动杆菌属、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在ICU、内科和外科的检出率分别为85.9%、57.7%和78.0%,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8.9%、69.8%和65.7%。除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外,未检出对其他糖肽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14岁和≥15岁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4.8%和49.6%,而产ESBLs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分别为87.7%和76.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非ICU分离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2/3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活性。I临床分离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ICU分离株比非ICU分离株的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 标签: 耐药性监测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调查2008湖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272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7936株,占32.7%,革兰阴性杆菌15314株,占63.1%,真菌1005株,占4.1%,厌氧菌18株。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不动杆菌属。MRSA、MRCNS检出率分别为56.1%和79.3%。检出万古霉素天然耐药肠球菌(即母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5.1%、44.7%和25.3%。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2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8%和8.0%。除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不动杆菌属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9.3%和25.8,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1%和54.5%。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约占2/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临床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以不发酵糖菌上升明显。

  • 标签: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9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2009版判断标准。结果3716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0.0%,革兰阴性菌占70.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6.5%和72.2%。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71株肺炎链球菌中5株为脑膜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称为儿童株。非脑膜炎儿童患者分离的617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的检出率为68.4%(422/617),青霉素不敏感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17.0%(105/617)和14.6%(90/617)。49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无青霉素不敏感株。发现7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1株粪肠球菌,前者均为vanA型耐药,后者为vanB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0.2%、46.4%和15.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5%和17.9%。不动杆菌属(含90.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8%和40.5%。新出现少数大肠埃希菌(0.04%,3/7049)和肠杆菌属细菌(0.3%,4/1459)的泛耐药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14.2%,505/3567)较2008(5.9%,180/3069)明显上升。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新出现少数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又有较显著的增加。加强对泛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当务之急。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2008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8临床分离菌2538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56株(18.0%)、大肠埃希菌336株(13.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8株(11.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葡菌280株(11.0%)、肠球菌属163株(6.4%)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42株(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中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株占15.4%。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76.7%(215/280)和69.0%(98/142)。发现5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18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52.7%,肺炎克雷伯菌为24.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已分别检出2.0%(9/456)和13.0%(17/131)的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