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NSICU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临床资料,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和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1例,感染率4.6%。股静脉部位置管感染率(10.5%)高于颈内静脉(4.0%)和锁骨下静脉(2.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08)。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50.0%),革兰阴性菌11株(42.3%),真菌2株(7.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4株)、黏质沙雷菌(3株)最常见;真菌为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各1株。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前2表皮葡萄球菌(19.2%)、肺炎克雷伯菌(15.4%);13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较高耐药率;11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有较高耐药率;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NS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常见,且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注意无菌操作,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产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以期为早期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住院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病原菌分布、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提示以双肺感染较常见,常见病原菌是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发生肺部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是:粒细胞缺乏、Ⅲ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症。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其易感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病原菌未检出前,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滁州市第民医院常见分离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各类临床分离菌采用MicroScanWalkAway96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共分离病原菌14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0株,占24.7%;革兰阴性菌1129株,占75.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7.0%和86.3%。葡萄球菌中未见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屎肠球菌中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检出率为2.8%。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科,对青霉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检出率分别为52.9%、30.8%和2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9.4%。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5.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3.0%和64.5%。结论2015年该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超广谱13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治疗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38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溃疡感染82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特点和影响感染相火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38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革兰阳性菌22株,占51.2%;革兰阴性菌18株,占41.9%;真菌3株,占7.0%。位居前3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为7侏,各占1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合并视网膜病变、溃疡数目〉2个、合并骨髓炎以及合并肾病等感染密切相关(P〈O.05);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以及溃疡同、骨髓炎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因素预防和控制,以降低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率。

  • 标签: 糖尿病 足部溃疡 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1994年开始,泰国-缅甸边境广泛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治疗恶性疟,使得恶性疟发病率有了显著降低。近年青蒿素联合疗法疗效有所下降,作者对疗效下降恶性疟原虫中K13基因突变(对青蒿素耐药基因)关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联合疗法 青蒿素 遗传变异 疗效 恶性疟疾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临床上CHB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CHB治疗中出现CK升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抗病毒方案CK升高比例;分析3/4级CK升高(≥7×ULN)患者临床转归情况;使用甘草酸制剂类药物对患者CK水平影响。结果CK升高CHB患者364例,分析发现CK升高主要见于治疗方案中含有替比夫定患者,另外,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中CK也升高。本次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CK3/4级升高,这些患者主要以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对这3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有23例(76.7%)患者转归良好,1例患者经肌活检被确诊为肌病。患者使用甘草酸制剂CK水平没有明显升高。结论CHB出现CK升高多见于使用替比夫定患者,CK升高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使用甘草酸制剂等对患者CK水平升高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医院139株福氏志贺菌耐药性,探讨福氏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用环丙沙星E试验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采用PCR法检测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拓扑异构酶IVC亚单位(parC)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同时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S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aac(6′)-Ib-cr进行筛选。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萘啶酸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达到了40.3%,同时有30.2%菌株对头孢吡肟产生了耐药。gyrA和par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8.6%和97.8%。gyrA基因存在Ser83、Asp87和His2113个位点突变,parC基因只检测到Ser801个位点突变;共检测到9株qnrS和6株aac(6′)-Ib-cr喹诺酮耐药质粒。结论上海地区福氏志贺菌耐药情况严重。QRDR相关基因突变率高,Asp87突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起着主导作用,而耐药质粒起着重要辅助作用。

  • 标签: 志贺菌 喹诺酮类 耐药基因
  • 简介: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第医院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及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临床分离菌51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50株,占28.1%,革兰阴性菌3712株,占71.9%。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6.5%(255/698)和81.4%(180/22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其中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9.9%(298/747)、26.1%(294/1127)和15.6%(12/7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36.6%(163/445)和1.8%(13/715)。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微生物室应继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更好数据支持。

  • 标签: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常规输注(30min)和延长输注时间(3h)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肾清除率增加(ARC)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需要使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H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静脉输液泵匀速维持30min,每8小时给药1;研究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输液泵匀速维持3h,每8小时给药1。两组至少用药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步将40例患者中肌酐清除率(Ccr)≥130(mL/min)/1.73m2患者列为A1组,其余患者列为A2组。将对照组和研究组中Ccr≥130(mL/min)/1.73m2患者分别列为B1组和B2组。单独比较A1组和A2组,B1组和B2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28d生存率明显升高[临床治愈率:70.00%(14/20)比50.00%(10/20);28d生存率:85.00%(17/20)比65.00%(13/20),P均〈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明显改善[CPIS降低值(分):(2.88±2.51)比(1.25±1.67);PCT降低值(μg/L):(2.43±0.68)比(1.05±0.27),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进步分析,A2组比较,A1组临床治愈率,28d生存率明显降低[临床治愈率:44.44%(4/9)比64.52%(20/31);28d生存率:66.67%(6/9)比77.42%(24/31),P均〈0.05],CPIS评分及PCT下降值亦有明显差异[CPIS降低值(分):1.62±1.61比2.19±2.2;PCT降低值(μg/L):(1.41±0.39)比(1.84±0.5),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

  • 标签: 美罗培南 延长输注时间给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肾清除率增加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5年该院临床分离菌共5524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3882株,革兰阳性细菌1642株,分别占临床分离菌70.3%和29.7%。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7.6%和83.0%。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6.1%和46.8%,并两者均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0%,32.2%和18.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敏感性,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低于22%。结论该院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近7年间重庆医院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住院患者肠道外分离非重复气单胞菌株临床分布特征并对14种抗菌药物体外药敏结果进行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6年共分离肠道外非重复气单胞菌230株,以嗜水气单胞菌最为常见,占83.0%,其次为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占14.8%。主要分离自伤口分泌物,其次为胆汁和尿液。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为46.8%,其次为头孢曲松(37.0%)和头孢呋辛(28.8%),对氨曲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10%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1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外,嗜水气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尚未发现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对美罗培南耐药菌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肠道外感染以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为主。气单胞菌科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耐药率有差别。由于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慎重使用。

  • 标签: 气单胞菌 耐药性 头孢曲松 甲氧苄啶-磺胺甲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简介:布鲁菌心内膜炎布鲁菌病少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不足2%,但却为导致布鲁菌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本文报道2例布鲁菌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以望增加对这少见病认识。

  • 标签: 布鲁菌病 心内膜炎 马耳他布鲁菌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病医院血培养主要分离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2011-2015年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348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得细菌2017株,检出率8.3%,去除同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后为100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74株(56.9%),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1株,31.8%)、链球菌(111株,11.0%)、金黄色葡萄球菌(55株,5.5%)、粪肠球菌(40株,4.0%)、屎肠球菌(15株,1.5%);革兰阴性杆菌381株(37.8%),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8株,6.7%)、铜绿假单胞菌(61株,6.0%)、大肠埃希菌(58株,5.7%)、肺炎克雷伯菌(43株,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4株,3.4%)、阴沟肠杆菌(33株,3.3%);真菌54株(5.4%),白念珠菌占首位。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高浓度链霉素及高浓度庆大霉素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尚可;屎肠球菌耐药性较粪肠球菌强,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高浓度链霉素及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稍差。结论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5年血培养分离得革兰阳性球菌多于革兰阴性杆菌,分布较稳定,不同类型医院患者情况不同,微生物对药物敏感性也会有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所在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对许多原发性小头症进行病理学检查显示,无炎性改变,无坏死。这与胎儿大脑感染寨卡病毒引起小头症研究结果不同胎儿大脑感染中,小头畸形伴随着小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弥漫性神经胶质增生、坏死,脑室周围和皮质钙化,以及大脑收缩产生脑积水。原发性小头症可能由于缺乏放射状神经胶质(radialglia)神经干细胞所致。

  • 标签: 阿奇霉素 病毒 寨卡 小神经胶质细胞 小头畸形 大脑感染
  • 简介:临床使用头孢洛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报道并不少见。Furtek等回顾性分析了波士顿2所医院中接受头孢洛林治疗≥7d成人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展过程。排除基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低于1800/μL,接受化疗或者放疗患者。纳入分析67例患者平均年龄50(24~93)。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头孢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成人患者 临床使用 平均年龄
  • 简介:《中国感染化疗杂志》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由著名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张婴元教授主编。本刊为全国级学术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7708,国内统标准刊号CN31-1965/R。本刊旨在通过学术交流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水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征订启事 杂志 化疗 中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简介:欧洲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生率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加,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DI发生头孢菌素使用密切相关,许多国家CDI控制机构已开始减少头孢菌素使用,然而CDI发生率仍持续上升。项欧洲中心、前瞻性腹泻住院患者患病率研究(EUCLID)统计欧洲20个国家共482所医院CDI数据。该研究收集2011年9月―2012年8月及2012年9月―2013年8月患者数据,每例患者年中采集2样本进行分析。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住院患者 CDI 荟萃分析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6年共检出分离菌6393株,排名前3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粪肠球菌(19.4%)和无乳链球菌(13.7%)。2009年、2010年、2014年分别检出李斯菌属8株、1株、10株。自2012年起共检出厌氧菌40株。标本分布主要来自生殖道宫腔标本,分别占53.7%和21.3%;其次血液标本,占8.2%,包括静脉血(6.1%)和脐带血(2.2%);手术切口标本165株,占2.6%。宫腔、静脉血标本排名前3位分离菌均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切口标本以埃希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脐血标本以链球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为主。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血标本,占总厌氧菌82.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菌主要分离自静脉血和宫腔。总体上,主要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均处于较好水平。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好。耐药菌以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为主,MRSA少见。

  • 标签: 细菌分布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