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40 例,其中一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TUVP )进行治疗,为 TUVP 组;另外一组采用等离子剜除术 (PKEP) 进行治疗,为 PKEP 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等离子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方法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以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一定的减少。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 简介:1资料和方法患者,女性,37岁,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近3个月来经期延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正常。专科检查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6mm,宫腔内见节育器距宫底部37mm,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宫颈前后径35mm,宫颈管内见45mm×22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60。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颈管内低回声,考虑为肌瘤,息肉,其他。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宫颈管 超声误诊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隆起型 DOPPLE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阅影像学专著,见有以下不妥之处.现举数例如下.以免引用者混淆。1误将地名译为人名把以地方命名的Lyme病,误译为Lyme氏病。该病是一种蜱媒传染病,即蜱携带疏螺旋体传至人,引起系统性疾患。该病最初发现于美国Connecticut州的Lyme镇.故称Lyme病,现已流行于亚洲和澳洲等地.我国东北森林地带亦有流行。

  • 标签: LYME病 蜱媒传染病 疏螺旋体 影像学
  • 简介:目的:评价源CT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膝及烈足踝关节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膝及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9 年 2 月-2020 年 2 月,接诊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小梁切 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目的:分析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征,探讨与纵隔其他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的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及其强化特点。结果:本组7例,肿块均位于纵隔内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其中4例均位于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中线旁偏一侧生长,1例位于右心缘旁,2例位于主肺动脉窗;7例病变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5例病变边缘清晰光整,2例边缘略呈浅分叶状改变;5例病变部分与邻近肺野相邻、瘤肺界面光整;7例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影,4例病变中央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影,1例可见点状钙化影;7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平均增加(70±13)HU,4例中央裂隙状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2例病变边缘可见粗大迂曲血管影,2例可见强化包膜影。影像学表现为类似胸腺肿瘤4例,类似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2例,其他1例。结论: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伴显著持续强化,病变内少见钙化及无强化的裂隙状低密度影,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巨淋巴结增生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瘤(spleniclymphangioma,SLA)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LA患者资料,其中9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直接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表现为脾大,其中2例有贫血、牙龈出血等脾功能亢进症状;2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病灶,9例表现为脾内单发病灶;11例均未见钙化及包膜。CT平扫均表现为脾内囊性低密度影,其中6例为单囊性病变,5例为多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延迟期3例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1例病灶延迟期囊内容物出现强化。结论:SLA在CT平扫上表现为囊性密度影,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并具有延迟强化的特点。

  • 标签: 脾脏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后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表现特点,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腹膜后淋巴瘤在超声上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多房性囊性占位,壁薄,囊腔内可见较纤细高回声分隔带,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显示境界尚清的囊样低密度影,内可见较薄的索条状分隔,CT值12~15HU。结论超声检查在腹膜后淋巴瘤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腹膜后淋巴管瘤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女,45岁,头痛1个月,发热盗汗半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d入院。查体:体温39.4℃;入院时右上、下肢肌力Ⅳ级;2d后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痛温觉减退,右侧膝腱反射减弱;4d后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Ⅰ级,Babinski征阳性。影像学检查:CT示左顶叶混杂低密度灶,其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图1)。

  • 标签: 脱髓鞘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能CT与超声是诊断痛风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的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能CT和超声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扩展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钡灌肠造影
  • 简介:目的比较分化甲状腺癌肺转移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2例甲状腺癌中31例肺转侈患者胸部CT、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CT、Tg、^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7%、89.5%、88.1%,83.9%、94.3%、93.6%,93.5%、99.8%、99.3%和100%、100%、100%。结论与CT及Tg检查相比,^131I-wBS诊断分化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价值更高,但仍有漏诊,故宜联合3项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全身扫描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巨细胞骨肉瘤(giantcellrichosteosarcoma,GCRO)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影像学及组织学上易误诊为骨巨细胞瘤,而发生于脊柱GCRO极为罕见,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诊断GCRO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脊椎肿瘤 骨肉瘤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CT诊断周围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的 54例周围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 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 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100%,对照组为 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周围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 X线, 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小病灶的状态和内部结构,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oma,BAC)是指生长在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依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局限和弥漫两类。本文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局限BA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中,3例单发、2例多发;发生于胃壁1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1例,回肠伴肠系膜多发病灶1例,回肠、结肠伴腹膜后多发病灶1例;病灶大小为2.4~23.7cm;其中4例病灶呈匍行生长趋势,伸入组织间隙;5例病灶均呈水样低密度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结论胃肠道囊性淋巴瘤多为单房囊腔,呈匍行生长,内含均匀液性低密度影,囊壁边界清楚,囊壁及其内容物一般无强化,与其囊性病理学特征相符。

  • 标签: 淋巴管瘤 胃肠道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1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栓子176支,附壁259支,完全阻塞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对比增强能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CEDM)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新进展,本文综述其物理原理、方法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现状。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对比增强 双能 放射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