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表现,分析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个经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SHCC病灶(最长径<3cm),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4个病灶呈整体弥漫性'快进快出'式增强特点;18个病灶造影剂消退缓慢,呈'快进慢出'式特点;8个病灶呈'慢进快出'式特点。灵敏度为97.4%(75/77),特异度为94.6%(70/74),准确率为93.8%(75/8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76个病灶血供为Ⅰ~Ⅱ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50±11.9)cm/s,阻力指数(RI)为0.70±0.10;4个病灶因位置深而血流显示不理想。灵敏度为91.7%(66/72),特异度为83.8%(57/68),准确率为77.5%(62/80)。两者均能较好反映原发性SHCC的血流灌注特征,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能敏感地动态显示原发性SHCC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较敏感地预测原发性SHCC,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原发性小肝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早期病变患者49例,均行TV-CDU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分析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77.55%(38/49)、81.63%(40/49)和91.84%(45/49)。TV-CDU和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的吻合系数κ=-0.128。结论:联合应用TV-CDU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早期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电子阴道镜
  • 简介:目的:观察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明确其特征性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CT资料,对病变的发生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周围,6例见明显的“假包膜征”,8例见“脂环征”,3例见明显的“木梳征”。结论:CT是肠系膜脂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当有典型的CT表现时可提示诊断。

  • 标签: 脂膜炎 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关键技术。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42例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结大小为1.0cm×0.6cm~8.6cm×5.0cm,每例穿刺2~5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39例(92.9%)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12例(28.6%,其中转移性癌7例、恶性淋巴瘤5例);良性病变26例(61.9%,其中淋巴结结核14例、反应性增生5例、慢性肉芽肿性炎4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3例);性质不确定1例(2.4%)。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颈部淋巴结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穿刺活检 淋巴结 徒手技术
  • 简介:宫角妊娠临床上较少见,但因胚胎着床部位血供丰富,一旦破裂出血较多,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18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超声在临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收集18例2005年—2014年在本院住院且术前经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43岁,平均34岁。14例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5~73d。

  • 标签: 超声 宫角妊娠 治疗
  • 简介:宫内残留物是流产后引起阴道流血的常见原因。现分析我院105例流产患者流产后子宫的声像图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105例流产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28岁;药物流产73例,人工流产12例,自然流产20例。患者均有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流产后7~49d检查。

  • 标签: 流产 自然 流产 人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宫内残留物
  • 简介:青少年甲状腺癌在许多方面成人相似,但其临床表现、恶性风险及长期预后存在着特殊性。多数青少年甲状腺癌属于分化良好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且生存时间比成人长。甲状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指导以及术后随访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作为青少年甲状腺癌筛查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 标签: 青少年甲状腺癌 超声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临床上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造影和声弹性成像技术分别从微循环和弹性硬度方面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无创、便捷和准确率高的优点。本文重点综述超声新技术在肝纤维化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超声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DWI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HDX1.5T超导MRI仪对169例患者的266个椎体行DWI和常规扫描,分别测量并计算ADC值。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将266个椎体分为正常椎体组33例33个椎体,良性压缩骨折组77例103个椎体(胸椎40个,腰椎63个),恶性压缩骨折组59例130个椎体(颈椎6个,胸椎50个,腰椎67个,骶椎7个)。对各组参数行F检验。结果:正常组ADC值平均为(0.6160±0.3807)×10-3mm2/s,良性组为(1.7547±0.4563)×10-3mm2/s,恶性组为(1.2115±0.5908)×10-3mm2/s。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组ADC值最小,恶性组次之,良性组最大,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均有交叉。DWI对椎体的良、恶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目的:分析肾盂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对45例经超声、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45例病例中,超声正确诊断肾盂癌25例,准确率为55.56%(25/45);CT正确诊断肾盂癌34例,结核病1例,肾癌1例,准确率为80.00%(36/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肾盂癌的重要、初筛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检出率有所限制。超声CT联合检测可提高肾盂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盂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在检测皮肤黑素瘤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皮肤黑素瘤患者的可疑前哨淋巴结入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最终入组淋巴结54枚,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6枚为受侵淋巴结、38枚为非受侵淋巴结。常规超声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6.3%、65.8%及63.0%。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4.2%及81.5%。常规超声联合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86.8%及85.2%。声弹性成像对受侵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普通超声联合使用后声弹性成像的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P<0.05)。结论:声弹性成像可为皮肤黑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提供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

  • 标签: 淋巴结 声弹性成像 黑素瘤
  • 简介:目的:探讨融合成像在超声阴性MRI阳性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患者4例,术前1周MRI检查可疑前列腺癌病灶5个,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为阴性。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对MRI可疑前列腺癌病灶进行穿刺。结果:4例患者5个MRI可疑前列腺癌病灶穿刺结果显示,4个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个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诊断阳性率为80%。结论:图像融合能提高超声阴性前列腺癌穿刺的阳性率。

  • 标签: 融合成像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直肠癌患者病理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49例未行新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神经及脉管是否受侵及是否存在癌结节;免疫组化包括Ki-67、p53及p21的表达情况。测量49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病灶ADC值(b=800s/mm2)。对不同组别[包括不同分化程度、T1~2对T3~4,N0对N+、环周切缘(-)对(+)、神经侵犯(-)对(+)、脉管癌栓(-)对(+)及癌结节(-)对(+)]之间的ADC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p53及p21表达组之间的ADC值进行比较,计算Ki-67标记指数(LI)ADC值的相关系数。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名医师对ADC值测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0.775)。本研究中,T1~2组ADC值显著高于T3~4组(P=0.001);N0组ADC值显著高于N+组(P=0.017)。ADC值Ki-67LI呈负相关(r=-0.31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ADC值在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ADC值与其病理预后因子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物学特性,有望作为直肠癌非创伤性影像生物标记。

  • 标签: 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标记
  • 简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是由成熟脂肪组织、厚壁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良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3.9%,绝大部分具有特异性CT表现,少数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1-2]。搜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AML30例的临床和CT资料,以提高RAML的CT诊断水平。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ultrasound,TAUS)、经腔内超声(transcavitaryultrasound,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TAUS和TCUS检查。比较TAUS、TCUS及两者联合使用对膀胱癌T分期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TAUS、TCUS对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8.4%(39/57)、77.2%(44/57),kappa值分别为0.608(P〈0.001)、0.837(P〈0.001)。联合使用TAUSTCUS评价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2%(48/57),kappa值为0.837(P〈0.001)。结论:TAUS联合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检查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到膀胱癌术前精确分期的目的,为膀胱癌精准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分期 经腹部超声 经腔内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学龄前儿童正常胰腺显示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学龄前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5~10MHz高频宽带探头和3.5MHz低频探头对54例正常学龄前儿童的胰腺进行扫查,测量胰腺头、体、尾的大小并扫查平面腹壁的厚度。结果:在学龄前儿童胰头、体、尾径线测量中,高频宽带低频探头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频宽带探头对学龄前儿童主胰管的显示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P<0.01)。同层面腹壁厚度胰腺各部分(胰头、胰体和胰尾)的测量差值存在相关性(r=0.39,P=0.004;r=0.28,P=0.04;r=0.40,P=0.003)。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年龄高频宽带所测胰腺大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用高频宽带探头不仅能准确对学龄前儿童胰腺进行测量,还能更好地显示胰腺内主胰管等内部细节结构。

  • 标签: 超声 高频宽带 低频 胰腺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造影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并与碘剂X线造影对照,评价输卵管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不孕患者100条输卵管中,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2条、阻塞22条、通而不畅6条;碘剂X线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4条、阻塞20条、通而不畅6条。以X线造影为对照,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7.3%,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术可对输卵管通畅性作出客观评价,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参数、术后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病灶血流灌注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宫颈癌病灶血流灌注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间质侵袭深度〉10mm有关(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VI)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流信号丰富者及血流不丰富但VI>3.97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比值比(OR)为12.5,95%CI:2.92~53.48。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VI病灶血流灌注丰富可作为预测早期宫颈癌术后是否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参数。

  • 标签: 宫颈肿瘤 血管生成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联合声弹性成像(acousticelastography,AE)在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io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44个TI-RADS4类结节性病灶的常规超声检查、AE及CEUS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EUS、AE及CEUS联合AE对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EUS、AE对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86%、86.67%、88.19%和81.16%、81.33%、81.25%,CEUE联合AE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20%、92.00%、93.06%,联合诊断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联合AE有助于提高鉴别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