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成立于1955年7月,经过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省内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

  • 标签: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综合性中医院 山东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 中医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外生性肝癌患者的MSCT资料,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2例行CT后处理重建,主要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结果:26例患者26个外生性肝癌病灶中,最大径为2.8~16.5cm,平均6.7cm。位于肝右叶14个、肝左叶9个、尾叶3个;位于脏面21个、膈面5个。5个肝脏以蒂带连接,21个邻近肝叶分界不清但无明确瘤蒂。CT平扫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肝脏边缘相连、向肝外生长的实质性肿块,22个瘤内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坏死区,7个瘤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3个瘤内见弧线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动脉期26个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内可见不规则强化血管影,25个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肿瘤呈低密度。23个瘤灶增强后可见包膜。12例MPR重建后均显示肿瘤肝脏在解剖学上相连。结论:外生性肝癌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点,MSCT多期扫描及MPR对外生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癌 外生性 CT 诊断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双能CT超声是诊断痛风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双能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的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双能CT和超声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分类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且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甲状腺癌的104例患者,共123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CR的TI-RADS分类标准分析甲状腺癌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3个结节均表现为实性结节(100%),结节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100%)。其余特征性指标为垂直位生长(72.36%)、结节内部点状强回声(54.47%)、结节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37.40%)及结节向甲状腺外侵犯(17.89%)。113个TR5甲状腺癌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31个,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甲状腺结节大小无相关性。结论:2017版ACR的TI-RADS运用了定量评分来评估甲状腺结节,检出甲状腺癌的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掌握,但对TR4和TR5结节的处理建议中,以大小为标准区分可能过于保守和简单。

  • 标签: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
  • 简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采用双指数模型,通过多个b值分析,无需使用对比剂即能获得水分子扩散运动和微循环灌注信息,可较准确地量化评估胰腺疾病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胰腺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分期、疗效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IVIM-DWI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胰腺疾病
  • 简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inpregnancy,HIP)是妊娠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种疾病,可对孕产妇全身各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可导致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肾衰竭、肺水肿、高血压脑病,甚至死亡,亦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早产、宫内窘迫、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及围产儿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多普勒超声因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用于产前超声诊断,常规用于监测妊娠期并发症及评价围产儿结局。该文对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 能量多普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baseboneinvasion,SBB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为16~72岁)初诊未治且由病理学检查证实的NPC患者,比较头颅99mTc-MDPSPECT/CT图像鼻咽部MRI图像。另设正常对照10例,仅进行头颅SPECT/CT。计算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异常浓集最高计数区域高位颈椎体处比值(L/S),L/S>1视为SBBI。以临床和鼻咽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PECT/CT及MRI判断颅底骨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随访确诊为NPCSBBI的患者有64例。MRI检查真阳性64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18例;SPECT/CT检查真阳性60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16例,假阴性4例。61例患者在MRI和SPECT/CT上均表现为SBBI。MRI诊断NPCSBBI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100%、94.74%、0及5.26%;SPECT/CT的相应指标分别为93.75%、84.21%、6.25%及15.79%。结论:SPECT/CTMRI诊断NPCSBBI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对各骨的诊断效能不同,尤其在颞骨诊断上有差异。

  • 标签: 鼻咽癌 颅底骨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超声声像图特征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增殖指数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探索超声技术能否为IDC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79例ID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肿块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血流信号等),以及ER、PR、Ki-67的阳性率情况,分析IDC超声声像图特征ER、PR及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ID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R阳性47例(59.5%,47/79)、ER阴性32例(40.5%,32/79);PR阳性46例(58.2%,46/79)、PR阴性33例(41.8%,33/79);Ki-67阳性55例(69.6%,55/79)、Ki-67阴性24例(30.4%,24/79)。IDC超声表现为边缘毛刺征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肿块内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呈富血供及发生淋巴结转移Ki-67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而瘤体大小、形态ER、PR、Ki-67不相关(P>0.05)。结论:IDC超声声像图特征ER、PR、Ki-67阳性率相关,超声技术可便捷地为IDC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