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为社区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一年以来收治 678 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类建卡、统计、问卷以及简单提问,分析社区中传染病特点。结果:病毒性肺炎占 68.14% ,流行性感冒占 18.14% ,同时儿童是社区传染病中高位人群。结论: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时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

  • 标签: 社区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收治66例存在一定误差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原因主要分为四类,其种类占比分别是患者原因(51.5%)、标本采集原因(25.8%)、标本送检原因(12.1%)、标本检验原因(10.6%),总提升率为97.0%。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因素众多,占比比例较大是患者自身因素,需提高血液检验标本正确性,在血液检验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注重检验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保障血液检验标本实际质量,减少检验期间产生误差。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临床医学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 标签: 全科理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课程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医学影像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必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存档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了无胶片电子化医学图像管理,解决了迅速增加医学影像存储、传送、检索和使用问题;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敞开了大门;并可接入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分布式医学图像数据库便于实现医学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PACS系统建立对医学图像管理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方便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影像诊断 资源共享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方法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解剖结构变化病理学和超声诊断,以提高对卵巢变化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卵巢手术病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判断卵巢变化可出现各种误诊和漏诊,尤其在卵巢生理性改变方面。卵巢生理性改变超声符合率为23.1%。结论:超声对卵巢病变发现有一定帮助,但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卵巢病变 超声诊断 病理
  • 简介:超声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人们对超声检查信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超声医学发展遇到了人员数量、结构及工作机制制约瓶颈。如何借鉴国内外其他影像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超声技师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及运行机制,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和超声医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发达国家超声医学工作模式、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现状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30年教学实践,探讨我国超声技师培养路径及方法。

  • 标签: 超声医学 医学影像教育 超声技师培养 教学实践
  • 简介:目的比较胸膜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SFT)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胸膜SFTCT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胸膜外SFT。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胸膜SFT和13例胸膜外SFT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等,运用三维重建测量两组病变全肿瘤强化程度并绘制强化直方图,比较两组病变以上指标的差异并对照病理结果。结果胸膜SFT病灶最大径2.6~13.7cm,胸膜外SFT为3.8~12.4cm,两组肿瘤大小、周围组织分界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胸膜SFT中8例(36.4%)轻度均匀强化、11例(50.0%)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13.6%)明显不均匀强化;胸膜外SFT中,7例(53.8%)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46.2%)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强化程度大小无明确相关关系。胸膜SFT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胸膜外SFT,但强化直方图平均偏度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镜下,SFT由比例不同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分支状血管。结论胸膜SFT胸膜外SFTCT征象除强化程度外无明显区别,可认为胸膜SFT诊断标准总体上适用于胸膜外SFT。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 :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康复 , 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矫形器 , 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矫形器。矫形器是用于矫正四肢、躯干畸形或骨关节疾病、神经肌肉萎缩或疾病,装配在人体外部,用于改善人体神经、肌肉或骨骼结构,补偿其功能一种外用器具。目的是通过外力作用,用以替代缺失肌肉,预防、矫正畸形,弥补肌力不足,保护疼痛部位,术前术后固定等,以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脑卒中  脑性瘫痪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最新应用及研究状况 , 介绍了纳米生物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 以及纳米材料在国内外应用实例和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情况 ,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龙口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种类、原因及其高发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龙口社区 300 名老年人个人一般情况及易发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全部 300 名社区老年人中,有 168 名老年人在冬季为疾病高发期。结论:老年人患病常受季节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老年人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对社区老年人有针对性地治疗,并全面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减少老年人季节性发病。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MRI特征、病理基础、诊断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0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膝关节损伤MRI资料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234例,表现为三角形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142例,表现为关节面线形低信号影内出现点条状高信号或连续性中断;韧带损伤者224例,表现为条带状低信号影增粗、边缘呈波浪状或连续性中断,内可出现高信号,中断处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组织充填;隐匿性骨折55例,表现为受累骨端内出现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MRI在诊断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及隐匿性骨折方面具有优越性,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MRI 膝关节损伤 隐匿性骨折 韧带损伤 临床 诊断依据
  • 简介:影像组学指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分析大量高级定量影像特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疗。这一概念诞生不足5年,但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热点,涉及多类肿瘤筛查、诊断、治疗和评估,并取得了相当乐观结果。今后影像组学会基于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获取标准、稳定特征并完成验证,从循证医学角度应用于肿瘤精准医疗。该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影像组学过去、现在未来。

  • 标签: 影像组学 肿瘤学 超声
  • 简介:目的:观察肠系膜脂膜炎CT表现,明确其特征性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CT资料,对病变发生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周围,6例见明显“假包膜征”,8例见“脂环征”,3例见明显“木梳征”。结论:CT是肠系膜脂膜炎首选检查方法,当有典型CT表现时可提示诊断。

  • 标签: 脂膜炎 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儿童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对不典型肾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经病理证实不典型肾癌,分析其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特征。结果:20例均为单侧单发,左肾8例,右肾12例,其中位于上极5例,下极3例,中上极5例,中下极3例,累及全肾4例。结论:不典型肾癌CT表现多样,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细节,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水平。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肾盂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对45例经超声、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CT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病例中,超声正确诊断肾盂癌25例,准确率为55.56%(25/45);CT正确诊断肾盂癌34例,结核病1例,肾癌1例,准确率为80.00%(36/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肾盂癌重要、初筛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检出率有所限制。超声CT联合检测可提高肾盂癌早期诊断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盂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析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双能CT超声是诊断痛风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双能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双能CT和超声在痛风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糖类脂类代谢关系。方法:通过选取2019年4月1号至30号飞机维修体检人员4394人,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其分为幽门阳性组和幽门阴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检出阳性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216人同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种方法阳性率。结果:①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1.1%,血糖阳性率为9.4%,血脂阳性率为54.7%;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均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5年 8月 -2018年 6月)收治 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行超声检查,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从而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病变大小为 0.4-5.5cm,平均直径为( 1.86±0.5) cm。按照其直径大小分类统计,< 2cm有 7个, 2-5cm有 3个,> 5cm有 1个。其组织学种类为导管内癌 3个、浸润性导管癌 4个、浸润性乳腺癌 4个、浸润性特殊癌 1个;不同类型间毛刺、强回声晕以及后方回声衰减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而浸润性乳腺导管内癌导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 P< 0.05)。结论:乳腺癌病理组织超声图像表现间有一定相关性,因而肿瘤超声形态可提示乳腺癌组织学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分级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