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肺结核CT误诊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与策略。方法:收集22例与肺结核相关的CT误诊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结合其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误诊病例中8例肺结核分别被误诊为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转移瘤;1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肺结核。结论:提高对肺结核影像表现新特征的认识、紧密结合临床,建立规范化检查程序,才能有效地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误诊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应用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2008年发生的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较高。所致过敏反应以变态反应居多,其中一般过敏反应11例,过敏性休克4例,药物热3例,血管神经性水肿2例,神经系统反应2例。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用药过程及用药后加强观察。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后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透析仍正常进行;1例患者停止透析。结论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透析的关键。

  • 标签: 肾透析/副作用/护理 综合征
  • 简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麻痹性病变。主要病变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其特点是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参照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标准,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如下。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22例患者,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展开深入细致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结果患者在妇产科手术所产生的泌尿系统损伤,其最为常见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剖宫产术,而在妇产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输尿管、膀胱损伤等。结论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十分少见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泌尿系统的损伤,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明确诊断,包括疾病的病变性质、疾病范围、以及和周围脏器的组织关系、对于患者的盆腔解剖结构进一步熟悉和全面认识,进一步规范和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流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预防损伤,其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尿管插管或吻合及膀胱修补。

  • 标签: 妇科手术 泌尿系统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不仅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由于脑卒中继发的以手部突然浮肿和肩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并且可出现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康复锻炼进程和生活质量。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常采用中医治疗,其中针灸疗法效果确切,且应用广泛。本文特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系统化的参考。

  • 标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 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眼科首诊的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眼科收治的2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CT、MRI、MRA、DSA等辅助检查,得出病因。结果22例眼肌麻痹患者病因分别为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者11例,全身免疫性眼肌麻痹患者5例、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眼肌麻痹患者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1例。22例患者的病史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高血脂病史者3例、心脏病病史者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3例、甲亢病史者1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多样,本组以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所占比例最多。这种眼肌麻痹又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颅内垂体肿瘤压迫时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肌肥厚。

  • 标签: 眼肌麻痹 眼科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ICU呼吸依赖患者撤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所有ICU呼吸依赖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ICU呼吸依赖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观察组53例患者;对照组的5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撤成功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撤成功率为88.68%,对照组的撤成功率为6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以及仪器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呼吸依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ICU呼吸机依赖患者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撤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截石位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我院收治的4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截石位与改良截石位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碎石取石成功率(72.73%)低于观察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利于针对上尿路结石疾病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的改善,能显著提高碎石取石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截石位 尿道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白血病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后,白细胞(WBC)、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预测APL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74例初发APL患者,建立白细胞、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将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分为A、B、C三组,WBC>4.0X109/L、WBC4.0-10X109/L、WBC>10.0X109/L,白细胞正常和降低组其缓解率和生存率都高于白细胞异常增高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将白细胞指数也分为三组,白细胞指数<2.5;白细胞指数2.5-20;白细胞指数>20,其缓解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指数<2.5组,患者3年复发率与白细胞指数>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CDI比较中,持续缓解组的MBCDI均显著高于复发组和早期死亡组(p<0.01),而复发组与早期死亡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前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治疗前白细胞数和治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可预测APL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白血病M3,白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预测,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5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用药,27例)与对照组(单用托特罗定,2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比较治疗后24h平均排尿减少次数、24h平均尿失禁减少次数、夜尿减少次数及最大排尿量变化值,实验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好于单用托特罗定。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雌激素 托特罗定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超滤功能合理维护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4台血液透析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液透析的超滤泵区别来进行分组。其中,固定容量膜式泵作为观察组,陶瓷柱塞泵作为对照组,每组2台血液透析。记录两组血液透析在使用过程中的超滤故障发生几率,并将引发血液透析超滤功能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血液透析超滤功能故障的主要原因分为密闭系统泄漏、超滤泵故障、平衡强电磁阀关闭不严以及电路控制系统故障这四种,超滤功能故障发生几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超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故障,并且根据超滤泵的不同主要故障也有所不同。在对血液透析进行维护时,应根据不同血液透析的主要故障原因来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以确保血液透析的故障几率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超滤功能 维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呼吸的集束化护理。方法选取50例使用无创呼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显著的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集束化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导致的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加。患VAP的病人入住ICU,住院总时长明显延长,显著增加了住院治疗费用。医务人员应严格诊断和联合治疗,尽量避免VAP的发生,取得新的进展。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科ICU呼吸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关有效措施,以为以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应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主要选取了通过ICU呼吸治疗的40例的新生儿,然后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于他们病情转归的影响,然后再深入探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够明显降低或减少。结论影响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同时也能为以后临床研究做一定的参考。

  • 标签: VAP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内收入的 56例患者,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 2组(比对组、研究组),每组收入 28例, 2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呼吸消毒频率,比较最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呼吸管路不同部位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VAP发病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 P< 0.05。结论:对于 ICU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呼吸管路 1次 /d,间隔 3d更换的消毒频率,其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消毒频率 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和电切用于表浅性膀胱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为20例。对40例膀胱肿瘤患者均进行治疗,采用不同方案治疗患者,之后进行治疗结果比较。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经尿道电切治疗,研究组采取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下床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短,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治疗时间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好转人数增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照相比,观察组的创伤小、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减少失血、减低膀胱刺激症状上,经尿道2μm激光更有优势,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两组治疗方式值得肯定,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意愿以及病情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经尿道2&mu m激光治疗 经尿道电切治疗 表浅性膀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呼吸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呼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捆绑式呼吸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捆绑式 ARDS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