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输注比例对创伤大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治疗的63例创伤大输血患者试验对象,根据输注血浆(P)和悬浮红细胞(R)的不同比例,分为A22例(P/R>1),B21例(1/2<P/R<1),对照20例(P/R≤1/2)。比较三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结果A和B创伤大输血患者再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患者输血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输血前,且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输血前,具显著差异(P<0.05);三创伤大输血患者输血后的生存时间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注对创伤大输血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比例输注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延长生存时间长,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输血比例 创伤大输血 凝血功能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肛脓肿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2住院时间、护理满意评分情况、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P<0.05。结论肛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肛周脓肿 术前术后 护理 观察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探究在消化内科展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非盲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0例(2017.5-2018.5),均分为对照行常规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观察则是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在消化内科进行的对症支持、抗感染以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等等,将临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结果对治疗前后的WBC、AMS、CRP和LD进行对比,治疗前观察的对照四项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WBC、AMS和CRP均得到有效的降低,LD也得到有效增加,但观察的降情况和增加情况均比对照的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观察的治疗有效率97%(44/45)明显优于对照的82%(37/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科治疗这种措施能够从多方面将患者的病情展开控制,治疗非常规范,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患者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为新生儿提供外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接收94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常规47例与研究47例,护士常规患儿提供股静脉穿刺采血,研究患儿提供外静脉穿刺采血,评价两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情况、评估患者采血后标本溶栓率及皮肤紫绀发生率。结果常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40例(85.11%),研究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45例(95.74%),研究新生儿经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常规,(χ2=6.525,P=0.011)。常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12.77%,皮肤紫绀发生率17.02%,研究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4.26%,研究患儿皮肤紫绀发生率6.38%,研究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皮肤紫绀发生率低于常规,P<0.05。结论经外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采血后新生儿出现皮肤紫绀、标本溶血率较低。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股静脉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5年1年至2016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24例)与对照(24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口腔修复,实验患者采用牙整复术,对两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患者口腔修复总有效率95.8%,明显优于对照的79.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中采用牙整复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牙龈萎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美感度与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序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对照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观察患者则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牙序列治疗,测定两患者在治疗前嵴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综合评定效果。结果两患者治疗前的PLI、BI、PD、CAL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两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对照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7.5%,观察高于对照,两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在正畸的过程中给予牙序列治疗可以控制炎症、安全性较好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牙周序列 牙周炎 正畸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所有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3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5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对照(5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分别实施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以及单纯牙治疗,将两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重度牙周炎患者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具有差异(P<0.05);观察重度牙周炎患者中症状缓解时间(5.01±1.05)d和住院时间(10.15±1.17)d优于对照患者状缓解时间(6.27±1.18)d和住院时间(12.45±1.54)d(P<0.05)。结论通过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牙治疗。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单纯牙周 重度牙周炎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牙基础治疗方式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的8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和牙治疗两个,每个有40例患者,常规治疗患者应用的是常规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方式,牙治疗患者应用的是牙基础治疗方式,并分析了两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情况、治疗有效率。结果牙治疗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情况评分均少于常规治疗患者,且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常规治疗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基础治疗方式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 纵向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瘘管型根尖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60例顽固瘘管型根尖炎患者开展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3次瘘管未愈者,将其分为对照30例,继续通过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和2%碘酚烧灼瘘管治疗,研究30例则改为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疗效。结果对照中有1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60.00%;研究则有2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93.33%,可见研究的疗效显著(P<0.05)。结论对于顽固瘘管型根尖炎的治疗,临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用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顽固瘘管型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袋联合护肤粉对大便失禁所致肛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一2017年1月ICU收治的因大便失禁所致肛皮肤损伤患者193例,随机分为观察98例和对照95例。观察采用造口袋联合护肤粉保护肛皮肤;对照采用传统油性保护剂保护肛皮肤。比较两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差异。结果观察病人I度、II度及III度皮肤损伤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造口袋联合造口粉治疗因大便失禁所致肛皮肤损伤,能够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件式造口袋 造口粉 大便失禁 肛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观察。对照采取止血、控制血压、降颅压等保守治疗措施,观察开展立体定向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两血肿清除率、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观察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观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开展微创手术治疗不仅能够获得良好近期效果,远期效果也非常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肛脓肿、肛瘘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的90例肛脓肿或是肛瘘患者作为这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应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于肛脓肿患者,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单发肛脓肿的检出率100.0%,多发肛脓肿的检出率100.0%,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肛瘘患者,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单发性肛瘘的检出率93.33%,复杂性肛瘘的检出率72.00%,总的检出率85.71%,均略低于病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肛脓肿、肛瘘患者中,应用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高频超声 肛周脓肿 肛周肛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髓牙联合病变根尖手术中应用显微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牙髓牙联合病变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2观察44例患者予以显微外科根尖手术治疗,对照44例患者予以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并对两患者治疗24个月后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成功率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患者治疗成功40例,成功率90.91%,对照患者治疗成功29例,成功率65.90%,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且观察患者各年龄成功率均比对照高,(P<0.05)。结论牙髓牙联合病变根尖手术中应用显微镜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使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显微镜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根尖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2.5%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肛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126例肛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治疗65例,予以2.5%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对照61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结果3月后治疗治愈57例,复发8例,治愈率87.69%,复发率12.31%,对照治愈30例,复发31例,治愈率49.18%,复发率50.82%,两比较有显著差异(?2=21.838,P,<0.001)。结论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肛尖锐湿疣较单纯微波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5-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肛周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基础治疗及维护期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2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各21例患者,分别给予牙基础治疗和牙基础治疗联合维护期治疗,对比两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患者治疗前GHI、PLI、SBI及P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GHI、PLI、SBI及PD水平分别为(2.15±0.31)、(1.04±0.08)、(1.63±0.12)和(3.82±0.32),均优于对照患者的(2.28±0.35)、(1.24±0.11)、(1.81±0.13)和(4.15±0.45),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在进行牙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维持期治疗,能够优化患者的GHI、PLI、SBI及PD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维护期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分析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科收治的7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研究对象,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两,实验和对照各35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实验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患者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实验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11.43%,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情况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舒适护理 心理疏导 护理满意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瘘管型根尖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60例顽固瘘管型根尖炎患者开展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3次瘘管未愈者,将其分为对照30例,继续通过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和2%碘酚烧灼瘘管治疗,研究30例则改为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疗效。结果对照中有1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60.00%;研究则有2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93.33%,可见研究的疗效显著(P<0.05)。结论对于顽固瘘管型根尖炎的治疗,临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用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顽固瘘管型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瘘管型根尖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60例顽固瘘管型根尖炎患者开展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3次瘘管未愈者,将其分为对照30例,继续通过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和2%碘酚烧灼瘘管治疗,研究30例则改为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疗效。结果对照中有1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60.00%;研究则有28例患者成功治愈,占93.33%,可见研究的疗效显著(P<0.05)。结论对于顽固瘘管型根尖炎的治疗,临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用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顽固瘘管型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28例实施基础治疗,B29例患者在A基础上增加活血通络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96.55%明显高于A78.57%(P<0.05);间治疗后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比较,B也明显优于A(P<0.05)。结论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视野情况、恢复患者的视力,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通络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