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镇静脑出血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甲疣患者运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患侧进行甲成形术,从是否复发、甲外形有无改变等方面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甲疣48例患者中失访2例,余46例患者均完全治愈,随访6-18个月中均无复发,甲生长正常。结论手术治疗甲疣同时行患侧甲成形术治愈率高,术后甲外形及甲生长良好,效果满意,利于开展。

  • 标签: 甲周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甲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护理对策

  • 标签: 产后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存在的关系,并且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8例当做研究,另外选择3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比,分析嗜酸细胞计数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的嗜酸细胞计数、血EOS比例明显高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婴幼儿存在气道高敏性、先天性疾病明显高于其它的年龄阶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治疗的时候,存在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得到缓解,其比例占患儿总数的73.8%。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嗜酸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通过气道高敏性的调查,发现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反复呼吸道感染。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外静脉损伤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某时期收治的在医院输液时间均超过两的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患者发生外静脉损伤情况。结果在进行外静脉输液中有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21%),6例中度刺激征(10%),0例重度刺激征,没有静脉炎与局部坏死情况的出现。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外静脉输液时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从患者全身状况、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关注患者,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积极应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外静脉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门诊部输液的接待流程,改善输液环境,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方法运用科学合理方式,对原有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优化。结果输液环境井然有序,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门诊 输液流程 满意度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男护生作为护理学员中的异性学生,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体现出了特有的情感和对操作的理解,由于男护生人数少,往往在实做中表现出腼腆和不自信。针对此我们加大了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和职业水准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护技教学 男护生 自信心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pH的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分别予以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两种组合治疗,观察溃疡的愈合和Hp清除情况。结果经过4治疗后统计,A与B的有效率都在90%以上,两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兰索拉唑的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效果良好;出于经济因素考虑,推荐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的组合。

  • 标签: 胃溃疡 三联疗法 P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硝唑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牙牙髓病患者,随机方法分组。氢氧化钙患者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奥硝唑患者用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奥硝唑V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氢氧化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氢氧化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治疗牙牙髓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奥硝唑 牙周牙髓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作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中心的健康教育。结果90%以上产妇在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家庭参与几方面感觉良好。结论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是满足孕产妇需求的高品质的护理,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家庭中心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产时,口服米索前列醇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效果观察。方法选择36例妊娠13~20的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运用双米引产法进行妊娠中期引产,米索前列醇口服者18例(简称口服),阴道后穹窿放置者18例(简称放置),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平均用量口服平均840μg,放置平均600μg;差异显著P<0.05;引产时间口服最早5小时,最晚44小时,平均9.91小时;放置最早2小时,最晚11小时,平均7.14小时,差异明显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口服重反应率72%,轻反应率16.7%,总发生率88.7%;放置重反应率5.6%,轻反应率11%,总发生率16.6%,差异显著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法其用药量少,引产时间短,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优于口服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妊娠13周~20周 引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54例患者对其进行分析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部分根尖炎和牙髓炎患者可进行根管治疗。结果治愈率77.78%,有效率100%。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和出血阳性率各项指标的数值均有所好转。第八的各项指标数值与刚入院时的数值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可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彻底清洁口腔和患牙并涂抹药膏,严重者可采取根管治疗。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菌斑指数 牙周袋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手术治疗低位肛脓肿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低位肛脓肿经行Ⅰ期根治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肛脓肿一次性治愈,2例形成低位肛瘘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一期手术治愈率97.29%,所有手术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Ⅰ期根治术是治疗低位肛脓肿疗效较为确切的方法。能减少病人痛苦,促使疾病痊愈,且医疗负担较轻,治疗周期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肛周脓肿 疗效观察 Ⅰ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肛脓肿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肛脓肿患者共1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将其分为两观察和对照患者各90例,其中对照患者入院之后为患者应用地塞米松与替硝唑、头孢曲松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治疗;观察在对照的基础上再加用肛泰栓塞肛开展治疗,早晚应用1粒,并在睡前为患者应用金黄散调碘伏局部外敷,晨起应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局部外用。结果观察9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96.97%;对照患者总有效率82.22%。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患者,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肛脓肿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周脓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切开挂线法治疗肛脓肿的手术效果以及手术的具体做法。方法在2005年到2007年之间我院收治了152例肛脓肿患者,对他们进行手术治疗,使用切开挂线手术法,手术后对他们进行严密的术后处理,如换药、中药熏洗及防治发炎,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52为患者住院的时间在40到6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45.34天,其中151位患者在第一次手术过后顺利痊愈,还有一名患者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形成了肛瘘。术后伤口完全愈合的平均时间26.16天。结论研究显示,切开挂线手术发可以有效的解决肛脓肿问题,且手术效率高,见效快,手术时间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缩短,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手术后肛瘘的发生率和脓肿的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其他的治疗方法。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手术法 肛周脓肿 手术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从1998年的15.3%到2012年的28.3%,中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部分疫情高发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40%。”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关注妇女与艾滋病主题研讨会上,联合国妇女署驻华办公室主任汤竹丽介绍,女性感染者中25%是配偶间传播,配偶及固定性伴正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性激素检测在诊断男女不孕不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男女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再随机选取160例生殖健康男女作为对照。其中两研究对象中的女性,观察有53例处于卵泡期,39例处于排卵期,27例处于黄体期;对照有52例处于卵泡期,41例处于排卵期,31例处于黄体期。采用免疫发光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性激素进行检测,观察其雌二醇、睾酮、卵泡生成激素、孕酮、催乳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这六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的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和催乳激素水平明显较对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两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中不同卵巢周期女性患者的六项检测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性激素在男女不孕不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性激素检测对于男女不孕不育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诊断 男女不孕不育 性激素检测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50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各25例,两均采用会阴左侧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小时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在我国目前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对其病因的掌握,产妇的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能降低其危害性,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肛脓肿的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两观察采用VSD技术,对照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采集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患者中,观察换药次数(6.12±1.23)次,对照(17.28±2.07)次,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愈合时间(14.92±2.64)天,对照(26.04±2.97)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脓肿复发0例,脓肿复发率0.00%,对照脓肿复发3例,脓肿复发率1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肛瘘1例,肛瘘发生率5.00%,对照肛瘘5例,肛瘘发生率25.0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SD技术在治疗肛脓肿方面,可充分引流,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可降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VSD 肛周脓肿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