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的45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综合管理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该管理模式对化疗药物操作防护流程予以规范,加大对化疗药物防护规范化培训的力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法分析我院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对化学药品基础知识及其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化疗药物污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综合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知识以及操作评分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化学药品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前后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化疗药物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护理人员化疗药物知识以及操作的掌握能力。

  • 标签: 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 综合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细节管理在社区医院护理管理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本社区医院中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在治疗中其它部位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细节管理使得患者的满意度为90.00%,要高于对照组的63.33%,观察组患者其他身体部分的感染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53.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医院的护理管理采用细节管理方式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细节管理 社区医院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危机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危机管理),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后门诊投诉率和就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危机管理技巧,可降低门诊投诉率,提高就诊工作满意率,值得广泛应用到实践中。

  • 标签: 危机管理 门诊护理 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接诊的儿科急诊患者资料186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平均每组9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生投诉事件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危险事件的产生,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急诊 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临床科室发配到静脉配置中心的医嘱处方200000张,依据临床药典、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询证医学指南,对各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共发现存在不合理处方172张,占总抽查率的0.086%,临床不合理静脉给药中,主要存在给药剂量和浓度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频次不当和配伍不合理等方面问题。结论通过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静脉调配中心药师审方可有效地拦截不合理处方,为提高静脉滴注药物的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了重大保证。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处方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各种人群聚集的复杂公共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院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形势也赋于医院全新的内涵。特别是在经历流感等快速速蔓延的高危害性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安全管理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完善及保持良好的医院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和职工、患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医院 安全管理 做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分层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分层组应用分层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分层组为2.0%,分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6.0%,分层组为98.0%,分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层管理 儿科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作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比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柔性管理,对比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错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组的各项结果均高于对比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柔性管理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调动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

  • 标签: 柔性管理 妇产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作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190例住院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对比干预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94%与对照组91.58%比较,显著较高(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作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4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作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作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比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责任感、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责任感、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作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技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科护理中通过加强陪护管理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感染疾病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感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该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陪护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最初平均陪护人数相当,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强陪护管理后,患者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因此需要进行陪护的人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感染科中加强陪护管理,可减少陪护人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陪护管理 感染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内科护理工作者6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予以分层管理方式,对两种管理方式的管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操作评分、理论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内科护理而言,将分层管理法于其工作实践中应用实施,可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内科 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4~2017.4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6名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2015.3~2016.3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6名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处理医疗险情、工作责任性、护患沟通以及文书书写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0.0%低于对照组16.7%,护理投诉率0.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管理作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對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护士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与研究A组,每组各30名;另选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B组、研究B组,每组各60例。对照A、B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A、B组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种不同模式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A、B组在各项指标评分(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A、B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模式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措施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妇产科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风险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管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为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李冰老师所讲的所有现代管理理论运用到临床管理作中,与之前未学习时对比结果学习后工作效率高,目的性强,管理作得心应手结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基础与管理水平,使管理作从理论到实践都能有效开展。

  • 标签: 现代管理理论 护理管理工作 实际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各疾病就诊的100例患者为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2.50±4.25分)及护理满意度(96.00%)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2.00%)、纠纷事件发生率(2.00)更低,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确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耳鼻喉病房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精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鼻喉科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耳鼻喉科 病房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追溯机制,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方法制定手术室质量控制检查标准以及三级质控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及质控内容,采取小组专项管理,护士长核心环节控制,项目质量控制,每月质量析查分析及整改措施落实。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使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将质量控制运用到手术室管理作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为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管理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