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34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损伤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五级的病例是最少的,每个等级都会有一些病例,有些事单纯的胰腺损伤,有些是合并其他器官损伤。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部位深而隐蔽,临床上胰腺损伤很少见,胰腺损伤仅仅只占了腹部外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六之间。但是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出现交通事故的频率也增大了,这就使得胰腺损伤的发生率上升了很多。胰腺本身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给胰腺损伤手术带来了一些难度,也就延误了胰腺损伤的治疗。

  • 标签: 胰腺损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用心电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和活动板心电图进行检查,并与临床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确诊心肌梗死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8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X综合征8例;经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活动平板心电检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分别为70%、70%、80%与80%,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活动平板、心电向量图(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与心电向量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心电图检查方法不可互换,可产生互补效应。四种心电图方法的组合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心电检查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0,盆腔炎汤治疗)、常规组(B组,n=40,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不良反应率(5.56%)均优于B组(61.76%、38.24%)(P<0.05)。结论盆腔炎汤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月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就职于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编排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分值和操作分值。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中优率(85.71%)高于对照组(34.29%),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分别为(87.45±5.15)分、(88.21±+6.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拓展理论知识,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次管理法 理论知识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对7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且常见病因,第二为高血压心脏病,诱发心内科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为情绪激动与剧烈运动;54例患者于入院2~3周内猝死,猝死率为71.05%,且夜间猝死率明显高于白日(P<0.05)。结论诱发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均为常见病因,而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治疗期间 心源性猝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0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脑血栓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降低脑血栓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各43例。对比两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用药总有效率对比,P>0.05。组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对比奥氮平,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病安全性、有效性均高,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老年期精神病 奥氮平 喹硫平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采取固冲汤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均属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妈富隆常规西药为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再使用固冲汤进行联合治疗),各50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指标、治疗7天的止血率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上述3项计数资料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固冲汤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当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止血效果方面和控制发生的不良反应方面均可观。

  • 标签: 经期出血 固冲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与跨伤椎向钉置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是我院2017.03-2018.03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占位以及Cobb角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4例、13例、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7例、8例,总有效率为80.0%,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可有助于脊柱稳定性的增强,降低伤椎高度的丢失,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伤椎 跨伤椎 万向钉置钉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112例,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采用中西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一组称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疗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不孕症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的疗效。方法本次的1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去甲古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x2=4.265,P=0.001);另外,观察组有1例(16.7%)腹泻患者;对照组有2例(33.4%)腹泻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x2=4.012,P=0.010)。结论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静脉 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共564张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0月-2017年4月245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前,2017年4月-2017年10月319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状况。结果干预前共93.47%处方存在问题,干预后共69.28%处方存在问题;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喹诺酮类 药学干预 系统化处方评估 临床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药物,观察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间接收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入组研究,将患者的病情作为划分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并同时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结果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血小板抑制率也相对较优(p<0.05)。结论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将噻托溴铵、普米克令舒与托林应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析和评估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此文予以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入组治疗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5例,普米克令舒加托林治疗方案用于参照组,噻托溴铵加普米克令舒加托林治疗方案用于实验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总计率、不良反应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总计率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更高,P<0.05,呈现数据间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计率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更低,P<0.05,呈现数据间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噻托溴铵、普米克令舒与托林展示良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比较少,呈现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噻托溴铵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