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切入点,从中医药的历史发展、哲学思想与医德医风三个方面谈谈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并分别就三个方面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

  • 标签: 屠呦呦 中医药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依据术中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接受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固定、人工椎体结合钛板固定,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固定以及普通cage结合钛板固定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相比之下前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于笔者单位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类型的融合器,分别为采用ROI-C融合器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疼痛与吞咽困难,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要优于传统融合器。

  • 标签: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我们将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6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折 脊柱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TLIF治疗(A组,n=50)与PLIF治疗(B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较B组,A组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无差异(P<0.05)。A组仅1例感染,并发症率为2%;B组感染2例,硬膜囊破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相较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可缩短病程,提高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65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保守治疗、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用于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踝关节炎 关节肿痛
  • 简介: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校园文化的特点,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从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积极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 标签: 校园文化 创建 发展 和谐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对此,教师们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目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一共有两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两种模式相融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融合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踝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71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参照组进行开放踝关节融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关节融合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包括疼痛评分以及Kofoed评价治疗优良率。结果参照组患者关节融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与研究组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跟踪随访优良率达到65.79%,参照组优良率为54.55%,两组跟踪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后期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踝关节炎 踝关节融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诊治的6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和研究组(n=34,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和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临床效果佳。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分方面,术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还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间盘突出贴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ODI、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29.31±2.21)分,ODI(6.28±1.54)分,VAS(2.32±0.24)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腰椎功能,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治疗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2月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失血情况、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伤椎各项康复指标(高度、Cobb角、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创伤失血情况、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伤椎各项康复指标(高度、Cobb角、疼痛)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伤椎各项康复指标(高度、Cobb角、疼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伤椎高度恢复,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治疗及效果
  • 简介:摘要档案高效管理是促进医院全面而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医院档案是医院文化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建设,高效发挥档案文化功能作用中提升医院文化建设发展整体水平。

  • 标签: 加强 医院 档案管理建设 发挥档案 文化功能
  • 简介:摘要"樟帮"中医药文化发展已经具备很长历史,学习其文化精神,能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医药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因此,在文章中,通过对"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特质的分析,探讨"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的主要发展趋势。

  • 标签: " 樟帮" 中医药 文化精神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5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7名患者进行病人安全文化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27名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实验结果经过病人安全文化+优质化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安全文化在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安全文化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并作比较分析。方法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挑选100例纳入本研究工作,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愿意加入本次实验的有8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择采取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患者治疗后腰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3年期间的VAS评分具有较大差异,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ROM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以及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腰椎活动度都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

  • 标签: 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 腰椎推行性疾病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医院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一直是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是老年人群,在岗期间长期面临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已经适应长时间快节奏的生活,在退休之后突然松懈更是容易出现无所适从、焦虑烦躁的状态,且身心健康急需引起关注。近年来,医院离退休老年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层次逐渐提升,文化型“心肌缺血”现象凸显。因此,本文着重探索医院离退休职工老年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以供参考。

  • 标签: 离退休职工 老年人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