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型黄体酮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物经济情况。方法选择2016/03~2018/06之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三个组,每组都为60例。A组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B组采用黄体酮阴道凝胶进行治疗,C组实施黄体酮栓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A、B和C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经济成本。结果B和C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黄体酮栓进行治疗,不仅经济而且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黄体酮 药物经济学
  • 简介:课程建设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科研状态、仪器设备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怎样发挥课程建设对教学工作的正面效应,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 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阿格列汀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研究价值。 方法: 调研 2016 年 6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诊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中 100 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 + 安慰剂治疗 ---- 对照组;此外 100 例患者采用阿格列汀 + 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各项生理指标及药物经济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服药成本在服药 12 周、 24 周、 36 周及 48 周中均低于观察组;但服药 12 周中,观察组的 临床效果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4 周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的统计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成本每周均有所下降,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阿格列汀治疗 2 型糖尿病 疗效显著 ,但是在长期用药下成本逐渐降低,且临床效果远远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医师应用。

  • 标签: 阿格列汀 二甲双胍缓释片 2 型糖尿病 药物经济学分析
  • 简介:《免疫与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2009年被评为温州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击国家级精品课程,对课程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临床经验丰富、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突出科学性和先进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和评价,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客观,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 精品课程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工艺作为必修专业课程,在我校生物制药专业专业中开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物制药工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方而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输血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临床输血作为输血方向专业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输血方向 临床输血学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 以及 药物经济 。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 150 例本院临床确诊高血压患者 分成三 组, A 组 50 例 ;B 对组 50 例及 C 组 50 例 . 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其中 A 组采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 片治疗, B 组采用 缬沙坦 胶囊治疗, C 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持续用药治疗 12 周,并对其各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成本进行分析 [1] 。 结果 :数据表明,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近乎相同,但从药物经济方面采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 治疗老年高血压成本较其他两组比更优。 结论 : 缬沙坦氨氯地平 片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成本最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药物经济学
  • 简介:理解双语教学的真正内涵、探索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发挥双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该文结合医学检验专业血液检验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学检验 双语教学
  • 简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网络课程成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细胞生物网络课程建设实践,通过理论内容,实验内容,自测题和交流平台第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建设和开展网络课程,并通过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等,提升学习效果.持续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网络课程 细胞生物学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病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未行神经病课程教学改革的临床学生61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行神经病课程教学改革的临床学生6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教学效果(课堂回答问题积极95.1%、知识点掌握牢靠91.8%、课后作业认真完成98.4%)明显好于对照组(55.7%、63.9%、83.6%)。观察组教师对学生满意度评分(97.8±1.5分)、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评分(98.2±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0分)、(82.4±2.9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神经病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显著,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好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病学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应从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该文通过对《寄生虫及检验》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

  • 标签: 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该文论述了将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生化工程及微生物工程等4门课程实验优化整合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程,在保持专业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协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让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 标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临床免疫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中实验课占到课程总学时的50%。贵阳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和免疫教研室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免疫及检验实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适当的实验考核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临床免疫及检验的主动性及效果,并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实验 考核
  • 简介:培养掌握一定的诊断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检验工作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旨在总结探讨诊断分子生物课程改革方案,就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浅谈笔者的见解。

  • 标签: 诊断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课程建设
  • 简介:分子生物检验技术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温州医学院的《分子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于2009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以专业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亮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特色。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临床血液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为评价双语教学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对河北北方学院120名2004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教材选用的意见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稳步发展。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血液检验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医学虚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21世纪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1]。本文主要对医学仪器虚拟实验教学的开发及其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检验课程中的初步应用作一介绍,分析医,

  • 标签: 血液学 检验课程 虚拟实验教学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技术的薄弱。鉴于这一现状,温州医学院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率先在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开设了《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技术》限选课,并连续2年举办了省及市级该技术学习班,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笔者希望其它兄弟院校及医院的有关领导、专业老师行动起来,通过开设此课程,承担起培训在校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该技术的任务,最终服务于广大的患者。

  • 标签: 教学改革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课程设置
  • 简介:分子诊断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阶梯,现行的考试模式主要存在考试内容形式单一、时间不够灵活、考教合一、考试管理不够科学严谨等弊端。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制度,必须全面实施考教分离、加强能力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整顿考风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考试 改革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