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相同用药方案,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式治疗,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种雾化吸入方式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率(83.33%)低于观察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哮喘的用药疗效显著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因此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儿科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有效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患儿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aO2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SaO2为(96.58±4.21)%,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67%,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相同药物的雾化治疗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更佳,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雾剂和空气压缩泵对哮喘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对146例哮喘儿童进行了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3例)。观察组用氧气气雾剂吸入和对照组空气压缩泵气雾剂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有效率为84.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气喷雾吸入治疗哮喘儿童,可以获得显着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氧驱动 空气压缩泵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试验2次,分别于消毒后术前和和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做标准5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48h后计算细菌菌落数,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使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紫外线消毒组在术前无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菌落总数符合要求,随着时间延长,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结论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

  • 标签: 空气消毒 静电吸附式消毒机 紫外线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患者接受无话吸入治疗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让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改善症状,所以临床中需要提供相关护理,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历摘要女,1小时龄。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因“初产头浮”2008—01—02择期行剖宫产,生后面色红,哭声响,Apgar评分1min10分,5min10分。出生体重3200g,羊水清,无粪染。出生约0.5h左右出现面色紫绀,呼吸略促,无呻吟及三凹症,立即给予清理气道,并予吸氧,面色紫绀未改善,立即予转入新生儿科。人院时体检:T36.0℃,P148次/min,R56次/min,反应欠佳,无呻吟及三凹症等呼吸困难,全身紫绀,

  • 标签: 肺炎 吸入性/诊断 心脏缺损 先天性/诊断 误诊 | 人类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麻醉呼吸回路(anestheticbreathingcircle)是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与病人呼吸道相形成一个回路,称为麻醉呼吸回路。通过麻醉呼吸回路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除到体外。本文旨在紧闭回路吸入麻醉设备要求及实施。

  • 标签: 紧闭回路吸入麻醉 设备要求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检查、治疗、进食)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毒副作用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佳、安全性高、疗程短且能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慢性咽炎 雾化吸入治疗 药物治疗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普米克令舒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及单纯吸入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各种不良症状消失的时间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普米克令舒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更好。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过氧乙酸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消毒剂,可以用来消灭病毒、细菌、真菌、芽孢等。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低毒性和腐蚀性、火灾危险性等特性。过氧乙酸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用于各种器具的消毒,而且消毒过程较短。现在过氧乙酸普遍用于空气消毒。为了能让过氧乙酸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找出最佳的浓度和剂量。本文通过过氧乙酸消毒液对空气消毒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能让过氧乙酸更好发挥效果的结论。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过氧乙酸 消毒液 空气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8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59例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咽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慢性咽炎治疗药物的基础上为患者雾化吸入庆大霉素。结果采用常规慢性咽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慢性咽炎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庆大霉素 雾化吸入 慢性咽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本院接收的90例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使用计算机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实践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辅之以综合护理,可提升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氧气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雾化吸入法)和B(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各63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的A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在患儿刺激性呛咳、唇部发绀、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5%,显著高于B组患儿的12.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采取信必可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信必可吸入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晨间PEF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哮喘症状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信必可吸入治疗,能够将其生活质量改善,对病情发作有效控制,具备理想的依从性与用药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信必可 吸入治疗 支气管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分成两组,组一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输注治疗,组二40例为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诊治支气管扩张的患者15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有助于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雾化吸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共550例实施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家长进行表格调查,包括患儿年龄、疾病、家长治疗认知、宣教告知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家长对治疗认知、护士宣教告知对治疗依从性影响较大,疾病因素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婴幼儿雾化吸入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以及对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婴幼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与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来本医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一共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将选取的110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给药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疗法,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法。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并且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探究。结果根据两组治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并且不良反应通常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比较适合小儿的肺炎治疗。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a湘潭市中心医院的3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床旁胸片及肺部CT影像。结果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影像表现为肺间质及肺泡内渗出性病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出现及吸收时间不同。结论胸片和(或)肺部CT检查,对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病情诊断、评估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烧伤/并发症/放射摄影术 烧伤 吸入性/并发症/放射摄影术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