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哮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而且能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提升。

  • 标签: 氧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氧驱动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给予氧驱动吸入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氧驱动吸入治疗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其相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更为有效,且症状改善快,值得推荐。

  • 标签: 氧驱动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治疗5天后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结果在治疗5天之后,观察组显效21例,好换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都是小儿哮喘常见的治疗方法,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儿科进行治疗的89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压缩泵组和氧驱动组,氧驱动组患儿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按和布地奈德治疗,压缩泵组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同样药物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氧驱动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5.91%,压缩泵组患儿其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氧驱动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优于压缩泵组(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哮喘患儿方面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该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哮喘 儿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儿科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消除时间、胸闷咳嗽消除时间、住院时间、最大呼气流量治疗前后对比情况。结果在呼吸困难消除时间、胸闷咳嗽消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恢复速度上,观察组各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呼气流量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加速疾病恢复速度,改善呼吸功能更为明显,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过程中吸入空气和纯氧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手术患儿(全部为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手术患儿)。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空气组)FiO2=21%,B组(纯氧组)FiO2=100%,每组20例。静脉快速诱导后,A组(空气组)调整吸入氧浓度使得FiO2=21%,B组(纯氧组)仍为纯氧吸入,FiO2=100%。手术开始后3小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SpO2、PaCO2,计算肺泡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氧和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PA-aO2/Pa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PaO2/PAO2)。结果在T2时间点上B组的PaO2高于A组的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pO2高于A组的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相比,B组PaO2/FiO2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A-aO2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I=PA-aO2/PaO2和PaO2/PAO2与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维持过程中吸入空气不会导致低氧血症,同时避免了吸入高浓度氧对肺交换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全身麻醉 肺换气功能 肺内分流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空气压缩泵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住院需要泵吸治疗的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的护理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实验组在施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分散患儿注意力、行为干预及渐进性诱导等。观察两组患儿在泵吸治疗过程中对抗、哭闹及顺利完成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对泵吸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对泵吸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泵吸治疗的了解,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提高社会效益。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 泵吸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记录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体症减轻及消失的时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0%及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及62.5%(P<0.001),观察组呼吸困难,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喘憋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在不同空气湿度下采用三氧消毒机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空气平板沉降法微生物采样,在相对湿度>70﹪和<50﹪两种条件下,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对三氧消毒机杀菌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无明显影响,但在停机后,相对湿度高>70﹪,细菌数回升慢,保持效果稍好;相对湿度<50﹪、空气中菌数回升快。结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湿度监测尤为重要,每天至少消毒两次。

  • 标签: 三氧消毒机 空气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方法本文就我科常用的两种雾化吸入方法进行对比,从使用、时间、过程、后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论使用电动雾化器比气动雾化器更方便、雾滴更稳定,但气动雾化则同时可供氧;电动雾化需要特定的雾化器,氧气驱动雾化不需要特定的雾化器;根据不同的疾病可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为患者开展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等诸多优点,这使得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就需要做好其临床护理工作,本文就主要对小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进展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小儿雾化 临床护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收治吸入性肺炎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1.8%。观察组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常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疾病恢复时间。

  • 标签: 吸入性肺炎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蒸汽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对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急性会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90例。观察组采用蒸汽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对比二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采用蒸汽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标签: 蒸汽雾化 氧气雾化 急性会厌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27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呼气流峰值平均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6%。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作用直接、快捷、患者耐受性强,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对于及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症哮喘 雾化吸入 呼吸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规模饭店室内空气质量,为有关部门制定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闵行区不同规模的饭店(大、中、小各30家)进行干预前后的空气质量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饭店温度合格率为77.78%,干预后为95.56%;相对湿度合格率干预前为47.78%,干预后为96.67%;一氧化碳合格率干预前为36.67%,干预后为92.22%;二氧化碳合格率干预前为40.00%,干预后为81.11%;风速合格率干预前为72.22%,干预后为90.00%;甲醛合格率干预前为70.00%,干预后为80.00%。结论干预后饭店室内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相对湿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干预前后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 标签: 饭店 空气质量 干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