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6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在对血糖进行临床检验的研究过程中,探究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的检测结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血糖检测的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80例,之后通过患者入院后所选择的不同检测方式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生化进行检测,另外一组研究组实施快速血糖检测;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并根据所得数据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以及检测时间。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在统计评估各组之间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实际情况后得出,两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对各组的检测时间进行了数据整理与评估后得出,研究组的检测时间比常规组要短很多(P<0.05);最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汇总评估得出,研究组使用快速血糖检测的临床效果更好。结论:本文通过对血糖检测患者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快速血糖检测血糖,能够缩短检测所需时间,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血糖检验;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基础性代谢性疾病,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对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行自我监测的现状及进展进行叙述,并探究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仪 自我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每年老年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加,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的死亡率也在不断攀升,因此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且终生性的代谢疾病,需要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只有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筛查、早期诊断才能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做到随时对血糖进行监测,才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而广泛应用的血糖血糖监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示患者身体血糖的“全貌”,同时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血糖仪 老年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氧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择120例困难道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单用“氧得”,一组链接电视视屏系统。结果“氧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时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上有优势。结论“氧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对困难气管插

  • 标签: 困难气管 可视 链接电视视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目反射检查对面神经炎诊断的帮助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面神经炎发病患者进行目反射(BR)检查,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左侧病变和右侧病变,患者病程长短不一,最短半天,最长达20年。分别记录患者病侧R1波、R2波及健侧R2'波延长和消失例数,同时进行面肌功能临床评估。结果目反射检查的异常率高达90%以上。结论目反射能够及早反映出患者面神经的损害,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评估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瞬目反射 面神经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糖控制水平对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一般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鉴别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两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血清的IL-6,CRP水平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鉴别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控制水平 危重症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近几年,低血糖成为了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一般而言,正常足月的儿童低血糖发生几率在1%到5%,而一些早产儿的低血糖发生几率将高达20%到25%之间,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避免持续性低血糖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成为了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内涵和分类,并从影像学表现和预防机制两个方面对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脑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预防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159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副反应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者79例,重度反应1例,无1例死亡。结论: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大大减少CT增强扫描时副反应的发生,检查前严格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对症处理,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检查安全顺利的完成。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于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肺部小结节扫描的388例患者,在第一次检查的时候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第二次复查的时候则行低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节检出率以及辐射剂量。结果结节检出率常规剂量检查出结节数与低剂量薄层CT扫描检查出结节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除形态学扫描结果,低剂量CT扫描方式剂量长度乘积、权重CT剂量指数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部小结节患者,在临床中行低剂量薄层CT扫描效果理想,敏感性较高,而且辐射剂量较低,更能够被接受以及认可,应当推广以及普遍应用,价值可观。

  • 标签: 低剂量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常规剂量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肝脏疾病的患者8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对所有患者行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观察扫描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诊断为肝癌24例,肝血管瘤20例,脂肪肝13例,肝囊肿10例,肝脓肿13例。所有患者影像显示均较满意,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显示满意率分别为66.0%、100.0%、100.0%。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癌诊断中检出疾病率较高,并能完成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全肝扫描,可为肝癌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值的临床推荐。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脏增强扫描技术 肝脏疾病
  • 简介:血糖症是多种病因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而使脑组织能量缺乏及机体代偿性调节反应所致症状群,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易漏诊.及时识别并纠正低血糖可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2002年收治的64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低血糖症 临床分析 治疗 转归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血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低血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药物控制结合护理干预后,50例患者的低血糖均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患者能够自我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均未发生外伤,护理满意度达92%(46/50)。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低血糖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预防,避免或减少外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血糖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除了已知的诱发原因(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手术创伤后、中风、败血症等)外,高血糖可明显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长1。然而,病理生理学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高血糖治疗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患者的血糖管理必须全方位考虑,包括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史、获取营养的途径(肠内或肠外)和可用的监控设备,这大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文将对成年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管理和监控方法进行论述。

  • 标签: 高血糖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1例。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CT图像质量,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探究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0%,护理满意度为98.5%,均分别高于对比组的88.2%、87.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保证患者舒适性,有效提高检查图像质量,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CT增强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肾癌的8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之后参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癌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肾癌Ⅰ期41例,符合率为87.5%(28/32);Ⅱ期31例,符合率为62.5%(25/40);Ⅲ期5例,符合率为100.0%(5/5);Ⅳ期3例,符合率为100.0%(3/3),总符合率为76.3%(61/80)。透明细胞癌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CT值显著高于同期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的CT值(P<0.05),而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显著高于同期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CT值(P<0.05)。结论在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形态及范围,同时还可以对肿瘤密度、分型予以确定,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肾癌 鉴别诊断 螺旋CT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扫描中的心理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CT扫描患者200例,对其宣传一些相关的知识,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宣教的200例患者良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了检查,也顺利完成了CT增强扫描,结果很让人满意,其中有5例是急重症患者,他们没有经过宣教,他们对检查中的造影剂产生的热非常不适应,所以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反应,焦虑紧张甚至自身的疾病不适症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加重。

  • 标签: CT 扫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门诊低血糖症误诊的情况,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社区门诊接收的低血糖误诊患者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误诊的结果及转归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14例患者误诊疾病依次为6例(42.9%)脑梗死,4例(28.6%)低钙血症,4例(28.6%)心功能不全;经针对性诊断及治疗后12例(85.7%)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其他2例(14.3%)好转明显,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社区门诊低血糖症误诊的因素包括心功能不全、低钙血症与脑梗,基层医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合理用药,减少误诊情况的出现。

  • 标签: 误诊 低血糖 社区门诊
  • 简介:现将我院近2a来收治的首诊为急性脯梗死的低血精偏瘫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7岁。因右侧肢体乏力,右手持物不灵活,行走困难3h,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有1型糖尿病史13a,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查体:双侧鼻唇沟对称.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腱反射(++),两侧Babinski征(-),头颅CT未见异常。

  • 标签: 低血糖症/并发症 偏瘫/诊断 脑梗塞/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