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门腔静脉分流的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少见类型的门腔静脉分流的诊断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23例通过临床证实的门静脉-左肾静脉分流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再综合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16例,平均年龄41.23岁,.女性,7例,平均年龄43.74岁。②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乙肝、肝硬化病史。③影像学特点肝硬化显著,但是常见的侧支循环不明显,通过仔细观察可见脾静脉经过粗大侧枝回流至肾静脉,最终达下腔静脉。④关于肝硬化侧枝的报道大部分为常见消化道相关静脉侧枝开放。结论①脾-左肾静脉分流绝大部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且为少发类型侧枝开放。②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为经典的消化道静脉侧枝开放,本篇列举的少见类型侧枝开放患者的消化道侧枝开放情况不一,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脾左深静脉侧枝开放从而缓解了消化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需要行增强或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可见脾肾韧带内侧枝开放情况。④关于肝硬化侧枝开放的讨论大部分是消化道侧枝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不同类型高血压临床治疗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2例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脉压ISH组最高,IDH组最低;ISH组、SDH组心电图显示S-T段上扬程度和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各种原因造成的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提示中,并没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针对不同原因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压升高,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高血压病 临床特点 不同类型 中老年病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根据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即固定措施与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恢复状况与不良反应。结果在78例患者中有72例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2.31%;其中,有2例患者治疗后张口受限、3例患者面部神经受损、1例患者咬合障碍。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睑异常状况。结论针对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损伤,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多动症患儿干预时,应用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不同气质类型的多动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儿童气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并将其分为难养、易养、中间、启动缓慢4个气质类型;对其均实施2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并观察其心理行为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的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学习问题、品性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易养型和中间型患者改善尤其显著(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多动症临床情况,且按照不同气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而整体干预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不同气质类型 多动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口香糖对口腔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校内2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咀嚼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唾液实验,收集其咀嚼不同时间的唾液,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唾液流率、测定其各自的PH值,比较不同口香糖唾液实验中获得的唾液流率、PH值。结果志愿者在咀嚼两种不同类型的口香糖时,除了0-2min的静息流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时间段的比较均有木糖醇型口香糖的唾液流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口香糖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唾液PH值较初始PH值均显著升高,在0-2min、2-4min、4-6min三个时间段,木糖醇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咀嚼时的唾液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但6min后木糖醇组的唾液PH值仍在保持上升趋势,而葡萄糖组的唾液PH值开始降低,其余时间段的比较有木糖醇型口香糖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口香糖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咀嚼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都有促进唾液流率增加、PH提高的作用,相对而言,木糖醇型口香糖的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口香糖 口腔微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探讨其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纳入患者通过填写调查表,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多见,中医症候以血热风盛证多见,血热风盛证患者中阴虚质为易感体质,血瘀肌肤证患者中瘀血质为易感体质,血虚风燥证患者中气虚质为易感体质。结论在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盛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以清热凉血祛风为主要治疗法则外还应该佐以滋阴之品;对血瘀肌肤证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活血祛瘀为主;对血虚风燥证的患者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以上治疗方法将有望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体质类型 中医辨证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15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计涉及到四种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例数最多,为72例,而且年龄相对最小,体质指数最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7例,年龄相对最大,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28例,女性多于男性,还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3例。结论通过本研究调查得出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以及肺血管阻力不一致,结缔组织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多发于女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确诊的时候病情相对较重,临床就诊相对较晚,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对来说年龄一般较大,所以临床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比较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患者病情预后。结果100例患者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软斑组、硬斑块组、混合斑组,分别为18、52、30例,预后不良共45例,其中软斑组、硬斑块、混合斑分别为5、40、10例;预后良好共55例,软斑组、硬斑块、混合斑分别13、12、20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7.8%、76.9%、33.3%比较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类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