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传染科的医生护士进行激励机制研究,探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并面向大众科室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传染科的护士22名,科室构建科学的护士绩效分配方案,将激励机制应用于绩效考核中,采用关怀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等方法,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一段时间后对回访病人满意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与激励机制之前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应用激励机制后,出院回访病人满意度、护士的满意度均优于应用激励机制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激励机制,提高了护士的绩效,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面向大众科室进行推广。

  • 标签: 激励机制 传染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9-2016.9期间住院治疗的自然分娩产妇48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给予激励式护理,分析两组SAS评分及VAS评分等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及VAS评分分别为(41.7±5.3)分、(3.9±1.1)分,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应用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妇疼痛指数。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自然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过程。本文探讨了基因突变、生物因子表达失调,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异常这三种因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提供了理论思路。

  • 标签: 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水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发病机制、病理检验及病理变化分析,50例水肿患者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皮下水肿21例,肺水肿18例,脑水肿11例。结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水肿快速作出明确诊断,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血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均做出明确诊断,其中内出血32例,包括心包积血8例、胸腔积血6例、腹腔积血6例、关节腔积血3例、脑硬膜下血肿4例、皮下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2例;外出血28例,包括鼻衄8例、咯血7例、呕血4例、血便5例,血尿4例。结论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出血的明确诊断,为制定可行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出血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正常情况下,胃排空受到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胃的排空。排空过程的明显加快或过慢都属胃排空异常,分别称为胃排空过速和胃排空过缓,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胃轻瘫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本文旨在探讨胃轻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排空异常 胃轻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而试验组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统计两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评分,以及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结果提示,试验组经过早期康复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后各个阶段的康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而试验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P<0.05。结论临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时效性激励护理 脑梗死 早期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观察及作用机制。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羊水过少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水化方法治疗,肝素治疗组则予以肝素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症状改善的时间、胎盘血流改善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总量;治疗前后产妇VEGF水平、AFI水平;产后出血的例数、剖宫产的例数。结果肝素治疗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素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时间、胎盘血流改善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水平、AFI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肝素治疗组VEGF水平、AFI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肝素治疗组产后出血的例数、剖宫产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胎盘血流和改善新生儿情况,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素 羊水过少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这种痛苦,最终选择了死亡。但至今也未曾发现有效防治抑郁症的手段。众多研究显示,绿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焦虑和抑制肥胖等作用。然研究显示,炎症、氧化、不安和肥胖等都是抑郁症发生和恶化的危险因素。绿茶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可以通过人体血脑屏障(BBB),促进生产和释放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镇静效果,可以缓解急性压力。因此服用绿茶有可能降低或者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绿茶 茶氨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抗凝药、抗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疗效,但是他们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的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抗血栓中药的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的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的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栓 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痴呆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临床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老年痴呆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作为其临床症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很大威胁,对家庭产生较大负担。本文就老年痴呆的病因和主要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希望在探索老年痴呆新药治疗方面有所帮助。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将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完成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物品为对象,分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未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观察组则实施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比例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服务态度满意度分数、供应质量满意度分数比较研究对照组服务态度满意度分数及供应质量满意度分数分别为(81.05±5.36)分、(86.56±4.25)分;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分数及供应质量满意度分数分别为(92.69±4.64)分、(92.55±3.55)分,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供应质量满意度分数及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提高干预效果,降低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自从2002年非典爆发以来,我国的甲型H1N1、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造成多数人群被普遍感染,对其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威胁;故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再次成为国家卫生部门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点所在。本次研究则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对其应对策略实施分析,并做出综述。

  • 标签: 应急物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储备机制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塞是指因脑血供中断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症状,进一步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予以患者安全、高效的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丁苯酚是一种脑保护药物,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在临床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对丁苯酚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综述主要包括其治疗依据根本依据、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塞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细胞凋亡的功能和诱导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望成功。

  • 标签: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免疫学
  • 简介:摘要丙泊酚制剂目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麻醉当中,该种制剂不仅起效快,并且对患者不会造成依赖性,但很多患者在采用该种麻醉方式后,经常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的症状,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丙泊酚制剂麻醉后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问题入手,对目前临床当中导致该种情况发生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丙泊酚 疼痛 注射 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仍然是临床上重大的难题之一。近些年很多专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将近些年抑郁症发病机制与临床抗抑郁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GC7901细胞,再用各浓度辛伐他汀处理细胞48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RECK、MMP-2、MMP-9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MTT检测显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37±1.50)%、(36.17±2.54)%、(46.39±2.38)%,与对照组增殖抑制率(1.60±0.38)%相比,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强(P<0.05)。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作用后能显著增强SGC7901细胞RECK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2、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与上调RECK下调MMP-2、MMP-9表达有关。

  • 标签: 辛伐他汀 RECK MMP-2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脂肪肝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脂肪肝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脂肪肝临床疗效;血脂正常时间、肝功能血清酶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和肝功能;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脂肪肝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正常时间、肝功能血清酶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和肝功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和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脂肪肝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脂和肝功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脂肪肝 疗效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