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其具体的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60例患者中皮瓣成活59例,坏死1例,成活率为98.33%。术后随访可见皮瓣外形良好,无瘢痕、挛缩、臃肿现象。对皮瓣行感觉神经测试后发现,两点辨别觉为4-8mm。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结论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良好的恢复患者皮瓣感觉,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手部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作者结合20多年《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工作经验,对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易出现的几个误区,作了简明的叙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这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显微镜 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 检验技术 教学质量
  • 简介:胃肠感觉是内脏感觉的一部分.广义上的胃肠感觉可分为感知性感觉和非感知性感觉两部分.本文中“胃肠感觉”一词仅指感知性胃肠感觉,包括胃肠特异感觉和胃肠痛觉两种,是狭义上的.胃肠感觉是胃肠感觉神经的活动在各级中枢内的整合结果.胃肠道受内在感觉神经和外来感觉神经的双重支配,这是胃肠道神经支配的特点.但这两种感觉神经在产生胃肠感觉中的作用不同,内在感觉神经不直接参与胃肠感觉的形成,而外来感觉神经的活动则经过各级中枢的整合作用,引起胃肠感觉和广泛的胃肠分泌与运动反应.本文简要介绍产生胃肠感觉的外来感觉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内脏感觉 内脏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脊神经节 牵涉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26例进行分析讨论,均实施末节手指离断再植术后无静脉回流,并采取指端放血治疗再植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给予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断指再植术实施有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后成活病例为24例,占比例为92.3%,并且手指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末节断指植术后主要依靠指端放血来维持静脉回流,特别是加强临床疗效观察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是再植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临床观察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显微外科手术98例临床效果,以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为例分析,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行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该组内侧型50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20例达SimpsonlI~IV级切除标准。外侧型48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10例达SimpsonII~IV级切除标准,其中术后5例患者并发神经功能缺损,3例并发脑梗死,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好,肿瘤全切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脑胶质瘤患者6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病变切除程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6例患者肿瘤全切50例(75.8%),次全切除9例(13.6%),部分切除7例。出院时情况恢复良好48例(72.7%),好转12例(18.2%),偏瘫、失语6例,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胶质瘤显著提高了手术疗效,使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大大增加,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胶质瘤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显微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显微手术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并且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脑胶质瘤 手术方案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患者50例,对其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近期的治愈率高达84%,而且经过1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有极少数的患者有复发的现象,经过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灸法对其实施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优于单纯的传统针灸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针灸 现代解剖针刺法 颈源性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皮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效果要优于血管内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管内治疗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选取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应用,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2.86%,并发症发生3例。结论临床上应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血运观察次数、查房巡视次数、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运观察次数和查房巡视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流程优化 手足显微外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钢板,观察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比较两组跟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跟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剖锁定刚板可明显改善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促进跟骨外形恢复,临床应重视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解剖锁定钢板 普通钢板 跟骨骨折 对比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在招生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局限,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扩展教学方法入手。本文将就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下面部的皮肤及肌肉非常紧密,下面部的解剖复杂,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话、吃饭、喝酒、以及面部的表现力等。因此肉毒毒素在下面部的使用非常复杂,本文基于下面部每一块肌肉的解剖学知识,提供了安全注射肉毒毒素的指导方针。

  • 标签: 肉毒毒素 下面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6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7年3月8日,并将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将两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优良率83.33%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10.21±2.47)周、术中出血量(59.45±20.11)ml、肢体恢复负重行走时间(6.01±0.25)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 胫骨中下段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00例角膜异物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在角膜异物剔除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特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宣传教育等。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一次性异物剔除成功率为98%,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一次性异物剔除成功率82%和护理满意度74%。这表明,在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异物剔除术中,采用优质的针对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角膜异物一次性剔除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异物 剔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37例(37眼)钝挫伤引起的睫状体脱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37例(37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诊断为睫状体脱离,其中26例(26眼)为睫状体上腔与前房完全相通,可明确查到离断口,11例(11眼)为睫状体与巩膜间连续裂隙样脱离。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是目前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确切、最直观、最安全的检查仪器,是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客观、最科学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脱离 钝挫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偏头疼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可起到根治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共需要对303指进行修复治疗;主要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完成修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13个月的随访,最终对修复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303指)施以治疗后,最终治疗优秀、良好、尚可以及差分别包括140指、118指、27指以及18指;治疗优良率为85.15%。结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于临床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修复治疗,对于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的恢复可以发挥显著促进作用,使得患者手部屈功能获得显著恢复,从而显著提高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手部肌腱损伤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