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抢救车药品用建档管理法的实施过程。方法选取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产科四个科室进行实验对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抢救车药品建档管理,主要记录抢救车里各种药品的药品名称、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剂量、浓度、过期的药品(至少在3个月内)等,建立书面档案记录本,定时查阅检查。对照组进行普通查对法,如每班对每支药品逐一核对,由核对人员签名确认。实验1个月,两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查对时间和抢救药物合格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抢救车药品建档管理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以及抢救车规范化,合理化的使用,在抢救患者生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抢救车药品进行建档管理法的实施意义重大。

  • 标签: 抢救车药品 建档管理法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危重患者的临床探讨与分析,进一步规范妇产科的急救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妇产科危重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因、年龄、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实施抢救。结果52例危重症患者治愈49例,有效率94.3%,死亡3例,死亡率为5.7%;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5.38%,显示了比较好的急救效果。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出血、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产褥感染是妇产科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主要原因;危重症救治的目标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合理在急救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伤控制各环节流程,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出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肺骤停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抢救方法和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肺骤停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院内心肺复苏抢救,观察组患者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3.33%,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为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有效提升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可通过完善急救网络、普及急救知识以及规范和完善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流程,临床进一步推广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提升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院前心肺复苏抢救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呼吸支持方法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路径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基线临床资料、呼吸支持抢救过程进行回顾,并统计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患者带呼吸机后,出现相关性肺炎5例(10.0%),经多次痰培养发现不同细菌;胸片检查提示并发气胸10例(20.0%);胃液检查显示存在胃液隐血4例(8.0%);同时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18.0%)。结论急诊过程中,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需建立紧急人工气道,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和治疗,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临床抢救的效率,改善其预后结局。

  • 标签: 呼吸支持 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
  • 简介:摘要毫无疑问,急诊科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承担着第一时间抢救急重症患者重任。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群众越来越关注急救抢救质量,无疑为急诊科室医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延续患者生命。对此,本文则从做好抢救设备药品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将心理护理融入抢救中等分析其具体护理配合策略,望给予急诊科室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抢救 护理配合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重度窒息新生儿8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成两组进行研究,主要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儿为42人,在此基础上,给研究1组的患儿使用常规的复苏方法并伴随常规护理干预,研究2组的患儿使用综合抢救的方并且伴随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质量,并且对此护理结果进行总结。结果从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上可以看出,研究2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高于研究1组,2组的抢救成功率也要高于研究1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重度窒息抢救时,运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降低了新生儿的不良情绪,将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是最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重度窒息 抢救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抢救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12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0例研究对象昏迷原因构成、抢救结果、影响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120例内科昏迷患者中,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据35.00%、29.17%,经抢救后,病情好转37例,稳定60例,恶化9例,死亡14例,抢救率为88.33%,死亡率为11.67%;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原发性疾病种类、患者昏迷程度及发病后抵院时间,而与昏迷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容易出现昏迷,临床需加强抢救力度,尽量缩短抵院时间,提升救治率。

  • 标签: 昏迷 内科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参照组施行急诊基础治疗。观察组施行更有针对性的急诊抢救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14%比参照组的82.86%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PH值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改善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着重要意义,能改善生命体征指标,抑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机率。

  • 标签: 重症哮喘 急诊抢救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也有了较大改变,医疗体制也在此背景下实施改革。其中安全质量管理更是医院服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急诊科作为医院护理纠纷频繁的科室,常常面临生命垂危和病情复杂患者,因而该科室护理安全成为临床医疗管理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本文则从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完善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分析提高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措施,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 抢救室 护理安全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6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98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抢救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51例)与参照组(4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抢救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各指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有利于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确诊及治疗时间,对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具有促进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有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值=7.1618,P值=0.0074;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值=8.2737,P值=0.0040。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 抢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针刺急救治疗在临床心跳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进行心跳骤停急救的患者共有100例,将其平均地划分成两组,包含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的心肺复苏急救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时间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时间与死亡率都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针刺急救治疗能够增加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患者的复苏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针刺急救治疗 复苏时间 死亡率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急诊护理后,护理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偏瘫患者肢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颅脑外伤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可发现,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0.00%,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可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急诊科 常规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平喘、供氧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水平明显上升,PaCO2、HR、IL-8、IL-17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危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成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劣于观察组,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心梗患者抢救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16例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58例心梗患者。对照组心梗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试验组心梗患者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心梗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抢救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心梗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心梗患者(P<0.05)。这表明在心梗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心梗患者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