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姜祎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400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危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成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劣于观察组,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应用研究

急诊科是医院患者入院治疗的重要科室,在急诊科接诊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极快,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十分重要,而在抢救之前以及抢救过程中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为抢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近年来护理方式不断创新,全程护理作为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照顾的护理方式,在急诊抢救当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1]。为进一步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全年治疗的急诊危重患者102例,分组观察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全年治疗的102例危重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其中,观察组患者51例,女性23例,男性28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8.6±3.3)岁;对照组患者51例,女性24例,男性27例,年龄20—78岁,均龄(49.2±3.7)岁。组间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成护理:①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组织急诊护理团队进行通讯交接,并指派专业的急诊护理人员跟随救护车前往现场,通过电话内容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变化等内容,准备好护理所需用具,并根据患者病情种类指导现场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到达救护现场后,认真检查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以及伤情,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有外伤大出血的患者进行紧急止血,颅内出血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小心运送患者至医院,在将患者转运过程中注意减少对患者的磕碰,适当的抬高患者头部位置,保证颈部血供情况[2]。转运过程中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和病情变化进行紧急的补液护理,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患者必要的吸氧护理,并注意清理患者鼻、咽等部位的分泌物。急诊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与急诊中心的联系,将患者的具体情况上报给急诊中心,让其准备好抢救准备[3]。②尽可能缩短急诊分诊的时间为患者节约更多的抢救时间。分诊护师在接收到患者的具体信息后及时进行准备,提前安排好抢救床,准备好转运滑板等并组织护工准备接收病人。选择分诊经验丰富的分诊护士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病情危重级别,并将其分别安放至不同的抢救室,准备抢救工作。全程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完成相应的抢救活动。护理人员协同医师进行紧急抢救,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患者口鼻等部位的分泌物,对抢救过程中医师要求的医疗器械递送要做到快、准、稳。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将患者身体指标中异常变化及时汇报[4]。③抢救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注意患者治疗结束后24h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谨防患者病情恶化。部分病情危重患者抢救结束后需要送至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汇报给医师,对患者出现的紧急状况进行处理。保证患者引流管畅通以及呼吸道畅通等。全程护理中注意陪同患者进行检查、住院等流程,对部分意识较为清醒的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安抚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患者压力从而提升治疗依从度。当患者病情稳定可以送至目标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确认交接完成后签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计算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n*100%[5]。

2结果

2.1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成功46例,无效5例,成功率90.20%;对照组成功40例,无效11例,成功率78.43%。对照组成功率显著差于观察组(P<0.05)。

2.2满意度

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劣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满意度比较

3讨论

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抢救环境以及条件,稳定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中发挥的作用很大,能够通过全程陪护患者参与接诊、分诊、抢救以及后续检查、住院等工作,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全面的护理,能够更为客观的观察到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患者更有效和更优质的护理。全程护理能够在接到患者急诊电话的第一时间只派专业急诊护理人员前往现场对患者实施紧急护理,在转运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将病情的具体发展告知主治医生,在急诊抢救中提供更好的抢救条件[6]。抢救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全程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秉承全程性、优质等原则,对患者在送诊、接诊、分诊等流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体验,争取到了更多的抢救有效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研究中,观察组的全成护理成功率和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好(P<0.05)。综上可知,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峰.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03):150-151.

[2]王淑玉,林碧辉,陈英.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09):150-152.

[3]王蓉.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5):525-526.

[4]高志鹰,罗瑞琼,林瑜.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02-103.

[5]张淑英,张诗霞.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60-4661.

[6]冯夏冰.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0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