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鉴定中应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效果,希望给中药材的有效鉴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择柴胡、车前子、麝香、黄柏、杜仲等14味中药材进行研究,将中药材等分成两等分,对应现代组与传统组,现代组主要应用显微理化法、粉末鉴定法、组织鉴定法等对所选药材进行鉴定,传统组则采取味觉、视觉、触觉、水试、火烧等方法进行药材鉴定,观察两种鉴定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传统组鉴定准确率为92.86%,现代组鉴定准确率为78.57%,两组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鉴定结果同现代技术的鉴定价值相似,但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操作更简单且鉴定成本也更低,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 鉴定
  • 简介:目的:分析血型鉴定常见错误,阐述全程质量控制在血型鉴定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血型鉴定错误常见原因。结果:血型鉴定错误与技术因素、疾病、年龄以及输血等有关,以技术因素最常见。结论:技术因素是血型鉴定错误的主要原因,加强血型鉴定全程质量控制是减少血型错误的关键。

  • 标签: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医疗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组)与现代显微技术(现代组)进行真伪鉴定,对比两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鉴定准确率与鉴定时间。结果现代组的鉴定准确率(100.0%)高于传统组(90.6%),现代组总鉴定时间与平均鉴定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运用现代显微技术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准确率高于传统鉴定方法,但传统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日常工作中建议将二者结合,先行传统方法鉴定再行现代显微技术鉴定,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常见中药材 真伪鉴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中药材红娘子180g、土鳖虫180g以及细辛180g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中药鉴定,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典物理化学技术对于红娘子、土鳖虫以及细辛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6(80.00%)份、17(85.00%)份和15(75.00%)份;X射线衍射法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7(85.00%)份、17(85.00%)份和16(80.00%)份;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8(90.00%)份、19(95.00%)份和19(95.00%)份。与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中,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准确率最高,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以更好地保障中药质量。

  • 标签: 现代分析技术 中药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0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1].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0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 标签: 血型鉴定 血型卡
  • 简介:医学检验、生物科学、卫生检验等专业的实验教学,由检验技术基础技能训练和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各专业的基础技能训练具有共同的特性,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建立不同专业检验技术基础技能训练模块,加强各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减少课程间技能训练项目重叠、遗漏现象。同时编写配套的标准化实验指导,建立一支规范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统一实验教学的手段、目标和要求。每一项目实训环节完成后,学生依据标准化实验指导进行自查,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考评,作为学生技能训练合格与否及熟练程度的依据。从个体到整体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指导下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 标签: 实验教学 基础技能 实验考评
  • 简介:摘要天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因为其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导致其产量有限。目前在中草药市场中天麻严重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很多在市场上存在很多以假乱真或者以次充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对天麻的分布情况、天麻的外观形态、天麻物理化学性质的鉴定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麻在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 标签: 天麻 鉴定 药理作用
  • 简介:与时俱进,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社会竞争的需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及动手能力。为此,对每届到医院实习的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一次临床标本的技能考核,并不断的完善考核内容。结果令人满意,效果明显,充分说明考核方法的可行有效。

  • 标签: 微生物学 检验技能 检验技术 考核大纲
  • 简介: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通过临床生化检验和临床检验基础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培养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方法。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实验技能 培养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保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亦不断提升。对医疗机构来说,怎样做好孕妇孕期的保健服务,如何衡量孕期保健服务的质量成为新时代妇幼工作者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市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我院住院分娩的共计20505例的临床案例的质量问题入手,对孕期保健的问题展开探讨,得出产妇做好孕期保健,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危险,提升生育质量的结论。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对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完善住院分娩保健工作质量的管理及评估体系,促进妇幼保健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 标签: 住院分娩 产科质量 保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在社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急救培训的居民中抽取90名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并就其培训前、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以及技能实践能力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①本组社区居民培训前的急救知识掌握率是28.89%,与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97.78%相比较低(P<0.05);②本组社区居民培训前的急救知识掌握率是13.33%,与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92.22%相比较低(P<0.05)。结论社区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率,并增强其急救技能实践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社区 急救知识 技能培训
  • 简介:笔者介绍了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教学改革,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模式,开辟第二课堂等。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

  • 标签: 医学检验 学生教育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血型检查的13566份标本,对其进行抗体筛查,筛查出阳性者,并对其进行抗体鉴定。结果13566份标本中筛查出阳性标本共24份。其中抗-E4例,抗-cE7例,抗-Ce4例,抗-M1例,抗-Mur1例,抗-Lea2例,自身抗体3例。在22份抗体阳性标本中,发生阳性抗体几率最高的为妇产科患者,共12例,所占比例为54.5%;其次为骨科、血液内科、肿瘤科、普外、神经外科。结论进行输血前,加强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可以及早发现、确认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便于提前为抗体阳性的患者准备合适的血液,有助于降低输血性溶血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筛查 鉴定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法医病理鉴定参与医疗纠纷尸检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法医病理鉴定发展现状,从法医病理鉴定内容、法医病理鉴定优点、法医病理鉴定与医疗纠纷尸检重要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的推动法医病理鉴定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法医 病理鉴定 医疗纠纷 尸检
  • 简介:摘要探讨营养膳食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对于肿瘤病人而言,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帮助疾病的预后都是十分重要的。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是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患者对手术、放疗、化疗的耐受力。

  • 标签: 肿瘤 营养 膳食指导
  • 简介:医学检验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完成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而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进行严格的实践操作技能评价。但在目前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测定的实验项目繁多,测定的方法多,不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评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总结,并探索出了一个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评价体系。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实践操作技能 评价 探讨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EC1.1.1.27)同工酶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酶同工酶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集的3366例患者的输血前血样标本。对所有输血前标本均进行输血前血型鉴定(ABO、RhD血型)和抗体筛查,并对血型鉴定结果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19例标本属于手术室备血,占比71.87%。3366例标本中,检出A型血35.74%,B型血12.57%,O型血40.67%,AB型血11.02%。检出RhD阴性1.52%,其中妇科15例,产科21例,泌尿外科8例,胸外科4例,血液科2例,传染科1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0.31%。结论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同时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 标签: 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是医检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课题中应教育学生权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

  • 标签: 本科学生 毕业课题 医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 毕业设计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