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代谢组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组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组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工艺作为必修专业课程,在我校生物制药专业专业中开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物制药工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方而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从古至今肺结核是一种具高传染性的顽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结核病的特点是发展很快,诊断难度高,传统诊疗技术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先进的诊疗技术一直是研究重点。临床上利用影像学来诊断肺结核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了肺结核疾病诊断的影像研究进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帮助。

  • 标签: 肺结核疾病 影像学 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并有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本质,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病程。

  • 标签: 肝肿瘤 组学技术 转移 机制
  • 简介:医学研究中常需对观察对象测量一系列指标以进一步进行诊断或治疗,测量结果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资料,即计量资料(measurementdata)、计数资料(enumerationdata)和等级资料(rankeddata).

  • 标签: 诊断研究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方法抽取某院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庚型肝炎病毒检查,检测方法包含ELISA法、RT-PCR检测法以及SPRIA法。结果本组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共检出33例抗-HGV患者,占比20.00%。男性HGV感染患者24例,女性HGV感染患者9例(P<0.05);>60岁HGV感染患者18例,显著高于41-60岁、30-40岁、<30岁组别抗-HGV阳性率(P<0.05)。HA患者1例抗-HGV感染阳性(8.33%);HB患者8例阳性,阳性率19.51%;HC肝炎患者18例抗-HGV感染阳性,阳性率19.15%;HB+HC患者6例阳性,阳性率33.33%。结论HGV感染好发于男性、老年群体,HGV感染以HBV/HCV混合感染为主。

  • 标签: HG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致病力
  • 简介:摘要中药药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作为我国中药研究的关键领域,其的发展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我国中药市场发展的非常突出,中药药剂已经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中药药剂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中药药剂的发展思路。

  • 标签: 中药药剂学 研究进展 发展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MRI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影像特点。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对其进行CT、MRI检查,并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出血性脑卒中MRI示超急性期存在T2低信号、T1等信号;急性期存在T2低信号、T1低信号或者等信号;亚急性期T2以及T1均是高信号;慢性期T2高信号周边伴随低信号,T1低信号;CT示囊变期是低密度、同侧的组织可见萎缩、未出现水肿、边界清晰;吸收期低密度、占位突出、水肿较大、边缘模糊;亚急性期高密度影的周边是低密度;急性期占位轻、水肿少、边界清晰、高密度;缺血性脑卒中MRI示急性期DWI是高信号、FLAIR是高信号、T2W1是高信号、T1W1是低信号;24小时之后,T1W是低密度,T2W是高密度,DWI是低信号、FLAIR是低信号,周边环绕高信号,并且存在增生的胶质,T2W1是高信号、T1W1是低信号。CT示早期出现致密动脉征,颈内动脉密度增高、大脑中增高;岛带灰白质界面消失,存在岛带征;豆状核轮廓密度降低或者模糊,24小时之后斑片状或者片状的低密度影,脑实质的密度降低,时间越长,密度越低,模糊效应会在2-3周出现,1个月之后,受损的脑组织存在液化,软化灶出现,CT下表现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结论在脑卒中的检查中,CT以及MRI的应用价值相当,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予以CT检查、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予以MRI检查效果更为确切,所以临床医师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

  • 标签: CT MRI 脑卒中 影像学特点
  • 简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临床检验诊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详细介绍了郑州大学临床检验诊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期望为本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研究生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皮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及病毒谱。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患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76例患儿中49例明确与病毒感染有关,分别为巨细胞病毒(CMV)27.6%(21/76),EB病毒(EBV)14.5%(11/76),单纯疱疹病毒(HSV)9.2%(7/76),风疹病毒(RV)7.9%(6/76),肝炎病毒(HBV和HCV)5.3%(4/76),混合感染13.2%(10/76)。结论病毒感染占64.5%,其中CMV感染最多,EBV感染次之,肝炎病毒(HBV和HCV)导致的感染比例不到6%。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多可见肝功能异常,常并发多系统感染、颅内出血等。

  • 标签: 婴儿 肝炎 病毒
  • 简介:为促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的发展,提高《临床检验仪器》课程的教学水平,按照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会议上的相关决定,定于2012年7月20日~7月25日,在包头市北方宾馆举办全国高校临床检验仪器专业组校际会,本次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承办。

  • 标签: 检验仪器学 临床 内蒙古科技大学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检验专业 校际会议
  • 简介:课程建设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科研状态、仪器设备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怎样发挥课程建设对教学工作的正面效应,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 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
  • 简介:目的:探索多媒体在《血液细胞》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对《血液细胞》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制作课件。结果:多媒体系统在《血液细胞》形态教学中融声、形、像、文字及动画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在表达上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结论:多媒体在《血液细胞》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血液细胞学》 多媒体教学 课件 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 简介:寰枢椎在整个脊柱结构中最为复杂,为头颅与脊柱的移行部位,是完成头颅旋转及部分屈伸运动的重要结构.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等可造成其正常解剖结构的异常,并因此而导致寰枢椎不稳,若处理不及时,随时可发生压迫脊髓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故有作者把上颈椎不稳对脊髓存在的潜在危险,称之为"上颈椎危象".影像检查能真实直观反映寰枢区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所导致的结构关系改变,是临床上诊断寰枢区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颈椎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在文献上有不同的名称,如旋转性脱位(半脱位),旋转性畸形,单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等.1968年Wortzman等[1]定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rotaryfixationoftheatlantoaxialjoint),并指出本病显著特点是寰枢关节固定于正常旋转运动时可到达的位置,故此名称较为合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起初以平片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各异,意见尚有分歧,随着CT和MRI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寰枢区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寰枢关节 影像学研究 寰枢椎 脊髓 诊断 肿瘤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细胞凋亡的功能和诱导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望成功。

  • 标签: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免疫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呈现出激增趋势,且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青年人数量增加,使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承担着沉重负担。而影响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病因较多,且具有复杂性,但是多数病因以及危险因素都具有可控性,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可有效较少疾病发生率,因此本文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病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但发病隐匿、生长快、侵袭性高、难以早期确诊。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合适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早期揭示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预后。血清指标有着样本采集便捷、创伤小、相对经济等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血清指标和SCLC预后的内在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本文对近年临床上关于血清指标和SCLC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血清学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出影像,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