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可导致心室壁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血管靶器官损坏,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夜间节律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夜间节律度分为杓型血压与非杓型血压,所有患者均采用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评价动脉硬化,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非杓型血压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1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非杓型血压55例(40.7%),杓型血压80例(59.3%)。非杓型血压组baPWV、IMT高于杓型血压组,而ABI值低于杓型血压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可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杓型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进行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统计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效果,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色超声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有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实验组,健康正常人40例为(正常组),对其分析心脏彩超的相关指标的观察及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心脏彩超的主要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明显不同(P<0.01),心脏彩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同时合并有左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是合理的,心脏彩超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来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室肥厚 左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CHF)患者诊断以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Ⅰ+Ⅱ级慢性心衰患者26例,Ⅲ级慢性心衰患者25例,Ⅳ级慢性心衰患者29例),将其划分试验组,从体检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样本开展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研究样本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以及HFEI评分,分析NT-proBNP与心衰超声参数、左室射血分数以及HFE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试验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T-proBNP和HFE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中NYHA等级越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T-proBNP和HFEI评分越高(P<0.05),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越低(P<0.05);NT-proBNP得分与左室射血分数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NT-proBNP得分与HFEI评分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这充分表明心脏超声诊断结果能够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建议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超声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以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67例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及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73.13%、40.30%、34.33%、61.19%、14.93%,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29.85%、11.94%、10.45%、0.00%、0.00%,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可作为临床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方式。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彩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对比。方法按照抽签法的原则选用在本院进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70例疾病患者,并且将这7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诊断,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将采用心电图作为首选诊断方式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而另35例患者则是选择心脏彩超进行诊断且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左室扩大6例,左房增大9例,左室肥厚5例;而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有左室肥大10例,左室电压增高11例,左房增大3例。诊断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其诊断出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其阳性率结果显示为56.0%;对照组患者,其诊断出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其阳性率结果显示为56.0%;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两者患者的研究数据的差异值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运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在能够有效诊断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阳性率,特异性、敏感性两个因素较显著,能迅速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此法是值得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的最佳诊断方式。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提供心脏B超检查,后对检测结果阳性率进行分析讨论,以此来研究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提供心脏B超检查,并通过检测结果和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对比来综合分析患者情况。结果利用心脏B超对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100位患者中有52位患者被诊断出心脏左室壁增厚,而被诊出左室扩大的患者有25位,阳性诊断率为74%;而利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心脏检测,阳性检测率为60%,由此可知,利用B超诊,其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心电图诊诊断阳性率。结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阳性率的检测中,准确性较高,医学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B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心脏形态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8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有38例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P=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4例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左心房伴有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P=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果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然而,相对于具体部位的诊断,心脏彩超更敏感;对于有形态改变的患者,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4例作为样本,以37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延续组患者呼吸(18.59±1.66)次/min、心率(95.28±0.74)次/min、SaO2(98.01±0.43)%、护理后焦虑评分(20.02±1.34)、抑郁评分(19.86±1.11)、疼痛评分(2.15±0.82)、住院时间(11.54±1.18)d、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护理中,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外科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管理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用药时,采取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用药 安全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刀刺伤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01年01月~2017年08月,所有心脏刀刺伤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8例患者中,其中有一例在使用各种抢救措施均无效而导致死亡,其余7例均抢救成功并顺利出院。结论在进行心脏刀刺伤的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救治标准进行治疗,准确掌握和把握就诊时间、诊断时间及抢救措施,提高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效果,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脏刀刺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2例老年心脏病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痛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痛觉阻滞的维持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罗哌卡因 老年心脏病病人 非心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不同服药时间影响高龄脑梗死患者(男性)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的实际情况作探讨分析。方法研究中将日间用药患者纳为观察A组,将夜间用药患者纳为观察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情况。结果花生四烯酸与ADP诱导时,观察B组患者900血小板聚集率比观察A组低,P<0.05;其余时间点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亦得出无差异,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男性患者选择夜间用药阿司匹林的效果更佳,可充分降低患者的清晨血小板聚集率。

  • 标签: 脑梗死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
  • 简介:摘要为研究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随机选取住院时间在2015年~2016年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70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35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35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的监察,将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经过分析研究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结果为通过对实验组的35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其护理效率为91.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5%,实验数据差异性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最终结论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脏性猝死的临床抢救方式。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急救和抢救治疗,探讨其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2例被成功抢救,成功率是20%,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是(28.32±0.67)min;平均心跳是(70.33±2.56)次/min;平均血压是(137.34±2.34)/(83.45±2.56)mmHg;血氧饱和度超过了95%。结论老年心脏性猝死患者接受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抢救后,能够王九其生命,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救 心脏性猝死 临床观察
  • 简介:应急预案是管理科学的一种前沿学科,是现代护理管理一个新的领域,是人们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事先预想作出的对策。我科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护理部《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制订应急预案的总方向前提下,针对心脏科在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和事故的薄弱环节,制订详细的工作流程,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做到有条不紊,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病学科 医院/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内部选取了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超声检查参数指标、BNP指标以及纽约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LVEF与血浆BNP水平呈负相关(r=-0.75,P<0.05);除LVEF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外,其余各项超声参数结果均于H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中所提供的参数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的心脏功能,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脏超声诊断 参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中78例出现心脏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其中肌钙蛋白I阳性12例(27.91%),可疑阳性5倒(11.62%)。43例患者中治愈41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95.3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程度与心脏损害发生率及程度呈正比,且绝大多数是可逆的,应及时予以保护心肌,抑制心律失常,心脏损害大多可很快恢复。但需严密观察,警惕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损害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