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应急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多于使用第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应严格遵守禁忌证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可及时抢救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3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本组300例患儿中发生静脉输液渗漏者28例,渗漏发生率为9.33%(28/300)。渗漏发生的原因为药物原因2例,占比7.14%(2/28);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6例,占比21.43%(6/28);配合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血管选择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28例渗漏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小儿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易发生渗漏,且诱因主要包括药物、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配合不当、血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临床护理时需加强健康宣教,注意改善环境,加强巡视,这样才能确保患儿输液安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渗漏 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更新,而脑电图作为当前医疗中使用最频繁的医疗技术,在疾病的治疗中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更是受到了研究者的持续关注。脑电图是人脑神经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脑电图数据是经过客观实验记录所得到的反映脑电活动随时间变化的微小电压值、实验时间序列和实验事件信息等的数据,也就是脑电信号的数据。脑电图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医生常常以脑电图的变化来判断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目前,俄罗斯科学家运用头皮直接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症,美国科学家运用头皮直接电刺激观察了语言功能的改善,本文对脑电图在疾病应用进展作简要陈述。

  • 标签: 脑电图 应用 疾病
  • 简介:摘要近几年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进步,人们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患者越来越重视医院的安全隐患问题。外科为医院重要科室,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这样容易加大安全隐患发生率,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分析外科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降低安全隐患率。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应对
  • 简介:摘要该文在阐述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中药产业现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SWOT分析 中药产业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应激策略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应激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指数、心理指数及感性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心理应激策略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的疗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心理应激策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3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减少压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矿工人的早期肺癌筛查的策略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对200例采矿工人行LDCT和X线胸片检查,对比分析诊断的准确性,来评价胸部低剂量螺旋CT(Low-dosespiralCT,以下简称LDCT)在采矿工人的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受检者均顺利完成LDCT扫描和X线胸片筛查,检查图像达到临床诊断标准;200例受检者中LDCT检查阳性病变者62例,包括肺癌7例、肺结核9例、结节19例、肺气肿13例,炎症8例,其他6例;其中19例肺结节中包括炎性结节4例、实性结节7例,磨玻璃样结节8例;200例受检者中X线胸片筛查阳性病变者46例,包括肺癌5例、肺结核8例、结节13例、肺气肿7例,炎症7例,其他良性陈旧性疾病6例。将两组的肺癌、肺部结节、其他疾病的阳性结果例数、检出率及检出准确率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充分说明LDCT组明显优于X线胸片筛查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而对于肺结节来说,X线胸片筛查很难明确性质,仅能诊断足够大的结节的存在,在其他疾病中病变的大小依然是X线诊断准确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采矿工人使用LD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采矿工人,早期肺癌,低剂量CT 胸部扫描 筛查,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际惯行的ICD-10的疾病分类编码方法,对患者病历首页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进行质量控制,以期提高编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本院录入的病案以110的比例进行病案核查,记录其错误问题。结果在主诊断编码、其他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中,月平均错误率最高的为主诊断编码,达到15%。采用PDCA对其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每月编码错误率大幅下降,其中主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最初的最大值23%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12%,而其他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20%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5%,手术操作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10%持续性下降至最小值7%。结论通过PDCA对ICD编码进行质量改进,可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病历 编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5-2017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上给予系统操作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8.26±32.15)min、(305.66±42.3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58±15.30)ml、(85.90±15.23)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6±1.58)d、(10.69±2.96)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帮助缓解手术治疗期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值得提倡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昆布又常为人们俗称为海带、海藻,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食材,因此昆布不仅应用于医疗中,如瘿瘤、瘰疬的治疗等,也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是人们常常食用的一种食材。在本文通过研究昆布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的功效等,探讨昆布在抗血栓、抗肿瘤、抗病毒等各个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昆布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及鉴别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16年11月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着重就鼻咽癌CT影像特点、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22例,未分化癌6例,腺癌4例。单侧咽隐窝变浅或消失26例,双侧发病6例;绝大部分病例显示病灶侵犯咽旁间隙及邻近组织结构;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0例,颅内侵犯5例;伴有颈淋巴结肿大17例;增强扫描,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根据典型的CT表现,一般不难做出正确诊断,鼻咽癌还需与鼻咽部其他肿瘤相鉴别。

  • 标签: 鼻咽癌 影像学诊断 CT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生期保健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入的30例围生期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孕产妇均顺利分娩,未出现分娩并发症;孕产妇在产前、产后抑郁、宫缩乏力、产后泌尿道感染、产后排尿、排便困难方面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未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均可采用母乳喂养;孕产妇掌握了相关的保健知识。结论围生期保健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保障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健康,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畸形,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生期 保健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增进,目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多种疾病领域均有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概述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肝损伤、抗炎方面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2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策略的参照组(n=26),以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研究组(n=26),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氧分压(88.74±13.81)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45.20±5.44)mmHg、谵妄1例、谵妄持续时间(2.86±0.74)d均优于参照组,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呼吸系统急症。现针对该病采用生后从产房内积极治疗到新生儿早期发病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有产房内新生儿过渡期的治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相应呼吸机的合理应用以及相关药物的支持治疗。

  • 标签: NRDS 辅助通气模式 LISA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平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组采用综合性的产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血糖改善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病患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病患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产后胎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为16.67%、12.5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45.83%、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综合性产前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病患分娩状况,降低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产前护理策略 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喉癌,此类疾病严重危害的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以及生理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舒适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护理质量 喉癌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变化 临床应用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方面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以来在我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81.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76%,两组在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可知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的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应用 健康教育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