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室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室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室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现状和进展,具体为培训的内容和对临床的意义,之后对我国分层培训对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层培训 护士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来评价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理论知识、行为态度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入职的138名新护士进行跟踪调查,基于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影响研究。结果新护士在满意度上评分均分为4,比较满意;培训后理论成绩为76.11±7.48分,与未培训成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行为层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刚参加培训者,部分能力评分高于传统培训的新护士,评分间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参与者对规培的认可度在85%以上。结果层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43%。表扬信数量增35%,优秀事件数量增长。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利于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柯氏模型 岗位胜任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岗位胜任力在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旨在为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及科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85名 ICU专科护士为对照组, 85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基于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课程框架进行培训。研究结束后,对两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 5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医护配合同行护士满意度,专科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在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能更好地帮助专科护士完成从普通的专科护士向危重症领域的专家级护士转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专科护士 危重症
  • 简介:为适应高等检验医学教育发展和今后岗位任职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几年来我们不断对微生物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更新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内容,提高教员素质,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岗位任职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本科生导师是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的新理念。该文结合宁夏医科大学检验学院实施导师实践为基础,分析推行导师的共性问题,对导师的实施概况、实施过程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进一步完善导师进行了思考,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研究表明,导师将成为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将成为全员育人的教育管理模式。

  • 标签: 本科生导师制 学生工作 全员育人 探索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护理质量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是研究医院或医疗保健系统中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运行,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状态,放大系统的功能,为伤病员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
  • 简介:本科生导师是一种崭新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本科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创设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建立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使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

  • 标签: 本科生导师制 实施 定位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责任护理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算时间的治疗观察组的肢体功能达标率、语言功能达标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护理应用在脑血栓护理中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语言功能 肢体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革新,护理管理得到越来越得到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视,责任被成功引入护理管理当中,尤其是我院积极地引入了该管理制度,并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责任护理是指护士为固定的同一组病人提供连续、全面、全程、安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自开展护理管理以来,为了保证病人得到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在护理领域不断地探索,全院各病房开展了责任护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到如下。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小组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分娩产妇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责任小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产妇满意人数;预防性护理执行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前后焦虑心理症状;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分娩产妇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预防性护理执行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小组护理在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小组护理 产后出血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接诊应用“首诊负责”的价值 。方法:以 2016 年 10 月 -2018 年 7 月本院接诊的急诊病患 100 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 50 例。研究组急诊时应用“首诊负责”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接诊方案。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0% 、护理投诉率为 0.0% ,比对照组的 12.0% 、 10.0% 低,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8.0% ,比对照组的 86.0 高 ,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结论:于急诊护理接诊工作中积极采用“ 首诊负责 ”方案,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建议采纳。

  • 标签: 首诊负责制 应用价值 急诊护理接诊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责任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责任护理干预,并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环境满意度、服务满意度、护理计数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前,患者在环境满意度、服务满意度、护理计数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数据差异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诸项数据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接受护理前,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采取责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各方面的护理体验,可以予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血液透析 效果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责任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急诊科责任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各3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评价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责任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有不同程度的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优质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是急诊优质护理的重要切入点,应在急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急诊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整体护理环境下分级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现的32例护生,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采用责任整体护理环境下分级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综合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评估、沟通、知识应用、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整体护理环境下分级护理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护理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分级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责任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延续以往的功能护理模式,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责任整体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在肺炎改善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平均时长、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老年病患者在肺炎改善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平均时长、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责任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份,西药制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发展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若西药制剂存在质量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严重的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毒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因此,临床药学必须对西药制剂质量给予高度关注,进一步强化相关方面的管理力度。本文首先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方面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临床药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标签: 西药制剂 质量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责任护理在老年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科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优质护理+责任护理)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32例,评价两组心理健康与依从性。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心理健康各评分显著,依从率高,P<0.05。结论在老年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责任护理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老年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娩护理过程中实施责任整体护理对产妇自然分娩比率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初产妇36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责任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8.21±1.03)h、第二产程(1.22±0.32)h、第三产程(0.33±0.12)h,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SDS(28.22±1.02)分、SAS(29.30±1.3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护理过程中实施责任整体护理,能缩短产程时间,值得研究。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产程 自然分娩比率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等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4年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以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4年制 医学检验专业 自身特点 教学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