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是否充分(URR≥70%、Kt/V≥1.2)将100例MH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A组,n=50)和透析不充分组(B组,n=50)。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结果A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等睡眠质量方面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结论MHD患者透析充分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超滤量对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超滤率(UFR)分为两组,UFR≤15mL/(h?kg)的24例患者作为A组,18例UFR>15mL/(h?kg)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透析后/透析前血浆尿素比(R)和在线尿素清除率(Kt/V)。结果A组的UF、UFR、R值均显著低于B组,Kt/V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透析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一定超滤速度范围内,Kv/V值随超滤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超过一定超滤速度后,Kt/V值将随超滤的增加而降低,过快超滤速度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性。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中超滤量对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超滤率(UFR)分为两组,UFR≤15mL/(h·kg)的28例患者作为A组,28例UFR>15mL/(h·kg)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FR和尿素下降率(URR)和在线尿素清除率(Kt/V)以及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UF、UFR值与Kt/V、URR透析不良反应率呈正相关,与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呈负相关,B组患者的UF、UFR值与Kt/V、URR值呈负相关,与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在一定超滤速度范围内,Kv/V值和URR值随超滤的增加而增加,透析不良反应减少,而当超过一定超滤速度后,Kt/V值将随超滤的增加而降低,且透析不良反应增加,过快的超滤速度与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药卫生体质也随之不断发展变革,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给予和挑战。目前,我国为了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对于退休的医务人员充分利用和分配,不仅能能够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还能够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提出如何充分发挥退休医务人员积极作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新时期 退休医务人员 实践与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对血管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动静脉内瘘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离心方向穿刺法,观察组采用向心方向穿刺法,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穿刺成功率高,可降低因穿刺给血管造成的刺激,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穿刺方向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凝血项测定的影响。方法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管,其抗凝剂分别为0.109mol/L枸橼酸钠(19)(作为对照组);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分别测其凝血项值,比较各结果的差异。结果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的抗凝血PT、APTT、TT较0.109mol/L枸橼酸钠(19)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凝血项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正确的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9),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凝剂 凝血四项 测定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耳廓期再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耳廓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全耳廓期再造法治疗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全耳廓期再造法对于各种先天性重度耳廓发育不全及外伤所致的后天性耳廓缺损、畸形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达到矫正外形的作用,更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使其能够乐观地生活,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耳廓四期再造法 Tanzer法 外耳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肢骨折术后采取冰袋冷敷切口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肢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手术给予冰袋冷敷切口。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9人,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8人,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8人(26.6%),分别为Ⅰ度疼痛4人(13.3%)、II度疼痛2人(6.7%)、III度疼痛2人(6.7%)、Ⅳ度0人。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14人(46.6%),分别为Ⅰ度疼痛6人(20.0%)、II度疼痛4人(13.3%)、III度疼痛3人(10.0%)、Ⅳ度1人(2.4%)。结论肢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并且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同时,采取冰袋冷敷对于肢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这也影响这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恢复的质量,所以,采取冰袋冷敷在肢骨折术后手术切口上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冰袋冷敷 手术切口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对1法布里病(Fabry病)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α-半乳糖苷酶A(alpha-galactosidaseA,α-GalA)检测和基因突变,并对照文献复习,以提高医师对法布里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法布里病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21人进行家系调查,登记基本资料,同时行血尿常规、血生化、外周血粒细胞α-GalA活性和基因检测以及眼科、耳听力、头颅MRI、经颅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相关系统检查,α-GalA活性检测采用底物荧光法,基因检测采用PCR直接测序法。结果:①21例家系成员中检测出11例法布里病患者;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无特异性表现;③外周血粒细胞α-GalA活性检测结果异常者有6例,GLA基因突变11例;④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法布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⑤首次在一法布里病家系中发现2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9例突变位于7号外显子(1098delC),2例突变位于4号外显子(596T〉C,p.V199A);611例法布里病患者中经典型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而迟发型者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结论:1法布里病在该家系成员中发生率高(11/21),因此对于法布里病先证者一定要进行家系调查,可早期发现家族中的患者;2法布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但该病可累及多个系统,故应加强对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患者的筛查;3α-GalA活性异常多存在于经典型的法布里病患者中,而迟发型患者该检测结果常正常,因此诊断法布里病的金标准为基因检测,尤其是对于女性杂合子更重要;4法布里病患者因基因突变位点不同而导致临床表现不同;5法布里病父不传子,发现父子同时患病的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寻找可能的原因,最终明确病因;6经典型法布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影响明显。

  • 标签: 法布里病 Α-半乳糖苷酶A GLA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氨甲喋呤、抗生素和中药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22例治愈,治愈率为88.0%,对照组25例患者中11例治愈,治愈率为44.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四联疗法 异位妊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 丙肝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刺关穴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15例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关穴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86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20.01±1.20)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6.87±0.56)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18.012,P=0.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针刺关穴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风肢体麻木 针刺治疗 四关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逆汤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属阳气暴脱证或阳气亏虚证,随机分为逆汤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评分),同时检测患者乳酸(LA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统计逆汤组与非逆汤组间的差异。结果逆汤组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PCT、CRP、乳酸的改善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非逆汤组治疗前后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汤治疗阳气暴脱或阳气虚脱证得脓毒症休克有效,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组织灌注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肢骨转移癌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明确诊断的80例肢骨转移性肿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放化疗。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月Enneking评分,观察组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32.5%,3年生存率为20%,观察组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肢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疼痛
  • 简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a,加重1月就诊。患者2a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短暂休息后即好转,未作任何检查及治疗,发作不频繁,近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发作较频繁,较长时间休息稍好转。

  • 标签: 主动脉瓣/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顺产产妇160例,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共75例,将其设立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85例,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产程产后出血率为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7%,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妇的第产程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顺产产妇 优质护理 第四产程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7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87例肢骨折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一般来看,骨折患者的恢复期需要5~7月,本院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骨不连或者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出现钢板及螺丝松动现象的只有2例,占总比重的2.30%。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价标准对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5.30%。结论对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法的采用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具有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愈合效果佳等优势,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法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固定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独立操作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手操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进行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时间、舒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65.00%)低于实验组(9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修复时间及舒适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有着较高的提升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肢创伤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性疼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为之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 临床护理管理